佛法的描述经典句子(感悟佛法的句子)

首页句子句子大全经典句子佛法的描述经典句子更新时间:2022-02-10 12:56:14

1 . 为什么学佛先要学作人?人道没有修好就想证果是没有可能的。人道怎么修呢?就是修十善业道,修好了就是人道的成就。

2 . 假使一个人,心里的观念著相来学佛;譬如今天非来烧香,非来拜拜不可,就是著相。我说拜佛为什么要放炮?好像菩萨耳朵聋要把他吵醒才知道有人拜他。这个就是说著相,一切众生心理上的信佛都是大著相,就是著我相、寿者相。著相就不是佛法。有些宗教骂其它的宗教拜偶像,迷信,那么他的正信又是什么?他说不拜偶像,事实上还是要拜的,这就是著相了,就是取法相,还是一样落在一个不是正信的观念上。

3 . 小布丁,真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

4 . 所有的佛法不论净土密宗禅宗天台宗,乃至五月端午的粽也好,都是要你解脱的。你被自己的感情观念困住了,所以不得解脱。我告诉过你们,学佛要学解脱,学道就要学逍遥。结果你们学得苦死了,既不解脱又不逍遥,何苦呢?

5 . 我们的一生,是一段充满冒险与考验的旅程,这段旅程会有惊喜,会有欢乐,当然,也不免交织着苦涩,交织着迷茫。由于无法预测下一步将会发生什么,因此我们都充满了期待。只有懂得在考验中磨练自己,才能体现人生的价值,才会逐步成长。

6 . 我们学佛的根本是什么?一切宗教都是一样,都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第一个起步。如果不修一切的善法,光想求开悟,那就是青蛙跳井了,噗通!那不是悟啦,那个是自误,聪明反被聪明误。

7 . 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

8 . 一反常态:完全改变了平时的态度。

9 . 大乘菩萨要有“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槃”的智悲双运,但是许多学佛的朋友,始终搞不清楚这个观念。而时下的年轻人,越来越自私,越来越小气,自我观念极重,真没办法,也就是业力越来越重了。大乘菩萨是不入涅槃的,没得休息的。

10 . 安定团结:指形势、秩序、生活安稳,民众气氛和睦。

11 . 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应该是这个样子来布施来修行,应该不住相,一切现象不留,心中若留一点现象,已经不是学佛的境界了。

12 . 蒲鞭之罚:比喻对下属的过错持宽容的态度。

13 . 提得起,放得下,才有资格学佛;提得起,放得下,自然就可以成佛。说般若境界,一切万缘放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修一切善法。做到了一切提得起,修一切福德,福德不是世间上的福报喔!一个人要悟道成佛是要大福报的!真正的智慧也是需要大福报的,不是世间的福报所能成的。

14 . 乘轻驱肥:乘好车,驱良马。形容生活奢华。

15 . 孩子,愿你快快脱去幼稚和娇嫩,扬起创造的风帆,驶向成熟,驶向金色的海岸。

16 . 生日快乐!让我为你祝福,让我为你欢笑,因为在你生日的今天,我的内心也跟你一样的欢腾、快乐!祝你,生日快乐!!

17 . 成长是一次次的蜕皮。蜕皮是痛苦,是流血,有风险,有失败;但也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变得成熟与美丽。

18 . 学佛只要两笔资本就够了,比做生意划得来。那两笔资本呢?就是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资粮就是资本,所以我们中国传统给朋友写匾额,写一个──福慧双修。慧就是智慧,所以福慧双修就是佛境界。有些人有福报,又有钱又有富贵功名,但却没有智慧;有些人智慧很高,穷得要死,世间福报不好,也没得办法。佛境界就是福德与智慧都圆满,这叫作福慧双修,智慧资粮圆满了,福德资粮圆满了,就成佛。所以大家念经的时候,念到皈依佛两足尊,就是这个两足──智慧具足,福德具足。金刚经告诉你,真正的福德要怎样修呢?就是不住相布施。

19 . 醇酒妇人:醇酒:味厚的酒。比喻颓废腐化的生活。

20 . 清净的福叫做清福,人生鸿福容易享,但是清福却不然,没有智慧的人不敢享清福。人到了晚年,本来可以享这个清福了,但多数人反而觉得痛苦,因为一旦无事可管,他就活不下去了。有许多老朋友到了享清福的时侯,他硬是享死了,他害怕那个寂寞,什么事都没有了,怎么活啊!所以我常告诉青年同学们,一个人先要养成会享受寂寞,那你就差不多了,可以了解人生了,才体会到人生更高远的一层境界。这才会看到鸿福是厌烦的。佛经上说,一个学佛的人,你首先观察他有没有发起厌离心,也就是说厌烦世间的鸿福,对鸿福有厌离心,才是走向学佛之路。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