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经典句子(万历十五年笔记摘抄好句)

首页句子句子大全经典句子万历十五经典句子更新时间:2022-03-16 17:07:43

1 . 开国时的理想和所提倡的风气与今天的实际距离已经愈来愈远了。很多问题,按理说应该运用组织上的原则予以解决,但事实上无法办到,只能代之以局部的人事调整。

2 . 这一年阳历7月,正当元辅张居正先生去世5周年,皇帝端坐深宫,往事又重新在心头涌现。

3 . 在王朝制度下,很难把个人玩忽职守和制度的失败分开。个人应尽最大努力,用自己的才干和自我牺牲来掩盖制度上的弱点。

4 . 在他执政的时代,在名义上说,文官还是人民的公仆,实际上则已包罗了本朝的出色人物,成为权力的源泉,也是这一大帝国的实际主人。

5 . 身为一个天津人,你没有为上海的建设作出任何贡献,你不配做北京的好儿女,我代表广州人民鄙视你。

6 . 但是迷信与非迷信,其间的分野也可能极为模糊。例如,当一个人强迫自己对一件事情、一种前途建立信念,则其与宗教式的皈依就相去极微。因为凡是一个人处于困境,他就不愿放弃任何足以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即使这种可能性极为渺茫,没有根据,他也要把它作为自己精神上的寄托。

7 . 这一帝国既无崇功的趋向,也没有改造社会、提高生活程度的宏愿,它的宗旨,只是在于使大批人民不为饥荒所窘迫,即在“四书”所谓“黎民不饥不寒”的低标准下以维持长治久安。

8 . 其实,长期的道德沦亡,即已标志社会形态和其组织制度的脱节。

9 .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

10 . 如果将领当机立断,指挥部队迅速投入战斗,那是贪功轻进,好勇嗜***;要是他们暂时按兵不动,等待有利的战机,那又是畏葸不前,玩敌养寇。

11 . 在抗倭**中功绩最为卓着的戚继光不是在理想上把事情做得至善至美的将领,而是最能适应环境以发挥他的天才的将领。他所以获得成功的要点,在于他清醒的现实感。

12 . 帝国的官僚**已经发展到登峰造极,成千成万的官僚,在维护成宪的名义下保持各方面的平衡,掩盖自己不可告人的私利。

13 . 另一类人物则干脆是为了争权夺利,他们利用道德上的辞藻作为装饰,声称只有他们才能具有如此的眼光及力量来暴露张冯集团的本质。而张冯被劾之后在朝廷上空出来的大批职务,他们就当仁不让,安排亲友。

14 . 一个具有高度行政效率的**,具备体制上技术上的周密,则不致接二连三地在紧急情况下依赖于道德观念作救命的符箓。

15 . 大凡高度的概括,总带有想象的成分。

16 . 富有诗意的哲学家说,生命不过是一种想象,这种想象可以突破人世间的任何阻隔。这里的地下玄宫,加上潮湿霉烂的丝织品和胶结的油灯所给人的感觉,却是无法冲破的凝固和窒息。他朱翊钧生前有九五之尊,死后被称为神宗显皇帝,而几百年之后他带给人们最强烈的印象,仍然是命运的残酷。

17 . 据此而作进一步探索,可知“民穷”的根本原因不在国家的赋税过重,而端在法律的腐败和**的低能。国家的税率低,受惠者并非农民,只是鼓励了大小地主加重剥削以及官僚乡里额外加征。

18 . 这些官员之间关系复杂,各有他们的后台老板以及提拔的后进。他们又无一不有千丝万缕的家族与社会关系,因之得罪了一个人,就得罪了一批人;得罪了一批人,也就得罪了全国。

19 . 过去关于明史的叙述,几乎无不有“税重民穷”的说法。要是认为全国税收总额过高而导致百姓贫困,则与事实有所出入。

20 . 社会物质文明(即李贽所谓“文”)往前发展,而国家的法律和组织机构不能随之而改进,势必发生动乱。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