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言及解释(孔子的名言60句及解释)

首页句子名言大全名人名言孔子名言及解释更新时间:2021-11-14 21:10:39

1 .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解释:不在那个职位,就不谋划那方面的政事。

2 .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三、忠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3 .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解释: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4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5 .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解释: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6 .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解释: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7 .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解释:我愿老年人得到安逸,朋友们相互信任,少年人得到关怀。

8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解释:到了严寒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不落叶的。正如”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

9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解释:军队可以丧失主帅,一个人不可丧失志气。意思是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如可夺,则亦不足谓之志矣。

10 .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解释:对可以交往的人而不与之交往,是错失了人;对不可以交谈的人而与之交谈,是失言。”他认为只有聪明人(知者)才能做到既不失人又不失言。

11 . 听其言而观其行。——解释: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才肯相信。

12 . 名不正,则言不顺。——解释:名分不正,说话就不能顺理成章。

13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14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解释:君子心胸坦荡故待人接物犹如行走在平坦大道上,安祥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患失,故常怀忧虑之心。

15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解释:懂就就懂,不懂就说不懂,才是聪明人。

16 .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解释: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

17 .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解释:说一个真正有学问,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只忧道之不行,不考虑生活的问题;比如耕种田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忧虑自己的为人,并不担心是否贫穷。

18 .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解释:君子应该说话谨慎,做事勤劳敏捷。

19 .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解释: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看到了恶人或做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想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20 .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解释: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