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三科七藏都有什么(蕴、处、界三科)

首页常识佛教三科七藏都有什么更新时间:2022-11-22 14:01:36

(基本内容:五蕴十八界的关系,蕴、处、界三科,心性本净,客尘所染)

继续讲上座部的理论:五蕴十八界的关系。

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分类,佛家一共有四种。第一种是原始佛教时期讲过的五蕴,第二种就是十八界。第三种是有部的五事六十七法。后来在小乘佛教时期发展成五位七十五法,在中期大乘佛教时期发展成五位百法。这个稍后再详细说。第四种是大乘唯识派的八识分类。现在咱们已经讲了两个,五蕴和十八界,先总结一下这俩。

因为心识分类问题是佛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佛家就是修心,那心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你要是模糊的话,后边一切都甭谈了。五蕴和十八界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心识所做的分类。五蕴侧重的是心理机能,色、受、想、行、识,这都是心理的功能。色蕴之前说是物质,其实色蕴不仅包含物质,还包括心理的对外境界的初级感知能力。什么叫初级呢?就是看到一个苹果,看到就是看到,仅此而已,没有后面的心理活动。什么苹果是什么颜色呀?多少钱一斤呢?这些都没有,就是把外界的影像摄取到内心的这么一个过程,这是色蕴。然后受蕴是感受、情感等机能。想蕴主要就是认知机能,行蕴是与行动、意志力相关的功能,识蕴就是底层的机能,包括了别、理解、认识、记忆这些的。

五蕴是从心理机能分类。那么十八界呢?十八界侧重于心理内容,你心理甭管功能怎么样,你

操作的对象肯定都是从六门传进来的,眼根传进来的就是眼识,耳根传进来的就是耳识。

咱们可以把五蕴和十八界整合到一起,看一下这个图,横着的是按五蕴基能分,竖着的是按六识的心理内容分。

这样六识的信息可以被各个机能作为对象来处理,心理的每个机能都可以处理外界进来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这就是五蕴和十八界的关系。

这种横竖交叉的关系是我自己的理解。传统上佛家对五蕴和十八界的关系的理解跟我稍有区别。

咱们讲一下传统上佛家是怎么理解的。

讲之前我先给大家打个预防针。

传统佛家五蕴和十八界这一块比较复杂,所以如果你是刚开始接触佛教的话,因为对法相还比较生疏,所以这一块你可能会听晕。如果你一会儿听晕了,那怎么办呢?如果你对佛家的法相这一块儿不是特别的感兴趣,晕了就晕了,这块晕一点没关系,完全不影响你继续往下听后边儿了。如果你对佛家的法相很感兴趣,就想搞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那我建议你可以多看几遍,虽然这块的内容比较复杂,但我相信我讲解的思路是还是比较清晰的,你多看几遍,对这些法相熟悉起来之后,自然就能搞明白了。

要想把五蕴、十八界这个关系讲明白,咱们还得从头说起,怎么把十八界换一种方式重新画一下。首先是外界的五境,色、生、香、味、触。然后身体上的五根眼、耳、鼻、舌、身。

在人的精神内部,有一个了别外境的机能,就是前五识,然后根境结合,生成五识内容,眼、耳、鼻、舌、身五识。这个五识的内容通过五识的机能就呈现在你的精神世界内部了。

这个根、境、识的机能,还有识的内容,这四个之间的关系可能不太好理解。

我举个例子,识的内容就好像一部电影,五根和五境结合生成五识,就好像一个电影公司或者一个剧组,千辛万苦的把这个电影拍出来。识的机能就好像那个放电影的机器,这个电影拍好了,最终是通过这个放电影的机器展现到观众面前的,就是这么个关系。

识的内容跟实的机能的关系比较微妙。

咱们再举个例子。

这个机能就好像我的手,内容就好像我的手势。比如我现在做出一个好的手势,我问你这是什么?你说这是好也行,你说这是手也行。对吧,这个机能一动起来就有了内容。机能和内容这俩是不一不异的,是一起的。不是说这边有个机能,然后那边有个内容,不是的,这俩是一体的东西。

机能和内容的关系就说这么多。

然后咱们把意根加起来,意根的作用是收集识的内容的。咱们把意根画到识的机能这一行。意根也叫意界。

为什么不把意根和前五根并列,而是要画在识的机能这一行呢?

因为意根不像前五根,前五根是有身体上的感觉器官的,是实际存在的,而意根没有,意根是心里边的一个机能。

所以咱们画到机能这一行,然后意根接收前五识的内容,通过意识的机能,呈现出意识的内容。

然后能被意根所摄取的东西,就是法境。

有哪些内容能被意根所摄取呢?

整个六识的内容都可以,所以六识的内容就是法境,也叫法界。然后六识机能加上意根这个统称叫做七心界。

这样咱们换一个角度,重新梳理一下十八界,然后咱们再把五蕴加进来。

首先说识蕴,之前说识蕴是心理的底层机能,其中就包括这个呈现外境的六识的机能,当然也包括这个收集内识信息的意根了。所以识蕴就对应七心界。

然后受、想、行三蕴,受是感受,想是思维、推理,行是动机和意志,这三个严格说起来都是心理机能,但是机能和内容这俩有时候是很难分那么清的。

比如受蕴,产生感受的能力是受蕴,那产生的感受内容呢,苦啊、乐啊这些也是受蕴。

所以受想行三蕴同时具有机能和内容这两方面含义,就像刚才说的六识一样。

六识的机能和内容本来就是不一不异的,受想行三蕴也是这样,而且受想行三蕴相对于识蕴,它们是比较表层的机能,就不像识蕴是属于底层的机能。

所以我们可以把受、想、行三蕴当作心理内容来看待,这个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样受、想、行三蕴就画到心理内容这一行。

然后色蕴,之前说色蕴分表色和无表色,看得见、摸得着的就是表色,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无表色。五根和五境看得见、摸得着,那就是表色了。无表色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能被人所意识到,能被意根所摄,所以也是属于法界的内容,这样五蕴都安排完了。

五蕴代表整个有为法。

那无为法呢?无为法跟无表色一样,也能被人所意识到,也可以作为人的心理对象,所以把无为法也给它归到法界这。

这样整个五蕴和十八界就统一到一个图里了。

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简称蕴处界。

蕴处界合称三科,是佛教最最基础的法相。

你要是看其他佛教的入门书的话,关于三科你可能会看到这么一个图。

这个图就是传统佛教对三科之间关系的一个梳理。

这个跟咱们刚才画的那个其实内容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上略有差别。

比如色蕴、表色就对应五根、五境。

无表色就对应十二处的法处,十八界的法界或者叫法境。

然后受想行三蕴也是对应法界,无为法也对应到法界,然后识蕴对应十二处的意处,对应十八界的七心界。

这样佛家的蕴、处、界三科就讲完了。

如果你是初学者,这个看看就行了,看不太懂没关系,你就按照之前讲的,把五蕴十八界理解成一横一竖两个维度,这个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上座部的下一个理论,心性本净,客尘所染。

到了部派佛教时期呢,大家就问这么一个问题,就说凡夫的心是杂染的,佛陀的心是清净的。

说这个心既可以是染的,也可以是净的。那从根本上说,这个心到底是染还是净呢?心的本性是染还是净?

部派佛教对这个问题有两种意见,一个是说,一切有部认为心性本染,另一个是上座部和大众部,认为人的内心本来是清净无漏的。因为有外来的烦恼染污,所以才变成有漏的,不干净的。

上座簿为什么说心性本净呢?他们认为凡夫的心就好比一件脏衣服。所谓脏衣服,脏的其实是衣服上的灰尘。这个世界上没有脏衣服,所有的衣服都是干净的。所谓的脏衣服不过是上头有脏东西的干净衣服。修行的过程就是把脏东西去掉,去掉无明的遮蔽,显露出自性清净心,你就可以成fo了。这个心性本净的思想,后来被大乘佛教的如来藏思想继承,尤其是佛教传到中国之后,影响很大。

关于上座部就说这么多,下一章节讲犊子部。

,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