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不爱的人结婚真的会幸福吗(是一种什么体验)

首页常识跟不爱的人结婚真的会幸福吗更新时间:2022-11-25 02:38:25

文/怀左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了一个吐槽,吐槽者是一个刚结婚的姑娘。她985硕士毕业,回县城工作几年,经历了许多轮相亲后发现找不到自己理想中的伴侣,最后嫁的人,物质条件还可以。

吐槽的点主要集中于他们的日常,交流少,学历不同(老公是专科学历)、价值观不一样、没有爱情的感觉等等。我记住了其中的一句话:一想到要和对方生活一辈子,我就受不了

当时我看完后,稍微有点难受,作为一个已婚人士,我知道婚姻的漫长,以及经营婚姻的不容易。激情和别人的祝愿会很快消退,剩下的种种情境,都需要我们自己去面对。

就这个事情,我想展开聊聊。同时也希望大家和我一样,抛开简单的价值评判和直接上头的情绪,一起来分析一下在「和一个不太爱的人结婚」这种场景中,婚姻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别人过的如何我不知道,先摆我的观点:婚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有意的行为而造成的

一、爱情和婚姻是两码事

之前有一个关于「婚姻是什么」的思考题,下面有一个回答,说爱情就是婚姻。

放以前,我也这样理解,觉得爱情就是婚姻,婚姻就是爱情。但现在我知道那只是一厢情愿或者不了解事物本质的看法。爱情并不是婚姻,它们是两码事。

从本质上来讲,爱意,是人类自带的一种情感,而婚姻,是人类后天设计出来的一种制度。

情感不是制度,一目了然。

翻阅有关婚姻发展的历史,我发现把浪漫的爱情看成婚姻的基础,这种观点在人类历史上其实还算一个新生事物。纵观人类历史,我们会发现,择偶很少与浪漫的爱情有关,大多数时候,婚姻是出于政治的、经济的、实用的和家庭的目的,唯独不是因为彼此相爱。

也就是说,此前,从未有一种文化认为爱情是婚姻的基础。这让我想起了历史上很多文学作品中充满激情的爱,又理想又高贵,但让人难受的是,男女主的爱情都会遇到阻扰,两人要么得走一个,要么一起走。

按历史上的婚姻观来看,原来那不是刻意而为之的悲剧,而是事实如此。文艺作品,很多时候就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所以再看我们现在的大部分小说与影视剧,各种浪漫的爱情此起彼伏,收割了一波又一波的眼泪。

我想起了《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王语嫣很喜欢他,一心要嫁给他,他其实也喜欢王语嫣,但为了复兴大燕,他把所有心思放在了事业上,后期想娶西夏公主,也是为了事业。慕容复没有把爱情和婚姻放在一起看,他想象中的婚姻,也和复兴大燕有关。

突然发现,慕容复是《天龙八部》中唯一一个认真搞事业的男人,萧峰被困于命运,段誉被困于爱情,虚竹被困于执念,至于慕容公子,一心一意搞事业,最后人都疯了,还在搞事业。

事业狂魔。

区分爱情与婚姻,背后其实也体现了普遍的文化与历史的变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习以为常的事情,大都持着理所当然的态度。但其实,很多我们已经习惯的事情,都值得琢磨一番。就拿我们认为爱情和婚姻是一回事来琢磨,可以提问:

为什么把爱情当婚姻?

是谁告诉我们爱情和婚姻有关的?

这个观点是如何被种到我们脑子里的?

……

更精准一些去描述,应该是美好的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前后好像是因果关系。但如果细看的话,因为爱情,所以婚姻,这样的因果关系,其实也不能成立。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所谓的联系,基本都是我们的主观想象。

就像有的人说,我希望找一个三观相符的人。但其实,三观到底是哪三观,他也不知道。而且观念是不断变化的,会因环境、经历,和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当初因为三观相符而结婚,那三观变化之后呢?

比这句更靠谱一些的,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句:正是因为我们被爱情冲昏了头脑,所以才会选择婚姻

我觉得这句话里有一定的合理性,很多人在选择步入婚姻时,基本都是那种状态。同样,很多人在婚姻当中感受到的痛苦,也是因为之前过高的期待。

在《泰坦尼克号》中,杰克作为一个连船票都是靠赌博得来的穷小子,在船上获得了富家小姐肉丝的青睐。电影中,他们爱得要死要活,最后生死离别时鼻涕一把泪一把。其实我们还可以做一些另外的思考,杰克没死,肉丝也确实执意嫁给了杰克,他们的日子是什么样子。

很轻松就能想到,肉丝发现杰克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而她自己之前生活最差的状态,杰克也无法满足。杰克也会发现肉丝的抱怨与日俱增,眼里对自己的爱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怀念过去与激烈的争吵。他们的爱情将走向何方,我们也可以猜想。

童话与现实不一样,现实比童话现实多了。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婚姻上,婚姻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也经历了许多变形,具有历史性与社会性。与其说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其实不如说,婚姻是社会最小单位的体现。

国家需要更稳定的结构,社会需要这样的单位,人需要通过构建关系去对抗孤独与生活中的种种困境,所以婚姻制度,油然而生。如果退回到人类诞生之初去看,那时候肯定没有婚姻制度,所以可以清晰地看到,婚姻制度是后来才有的。

许多选择,都具备双向性。可以说是人类选择了婚姻制度,也可以说是婚姻制度选择了人类。它就那样出现了,在历史上不断发展,一直走到今天,同时也会走得更远。

在我们出生之前,婚姻制度已经出现,在我们离开之后,婚姻制度还会延续。你可以不选择,但它一直就在那里。

想起了我朋友说的一句话,他说:无论是进入婚姻还是坚持单身,说白了都是一种选择,选择本身没有对错,主要还是看个体是如何想的

到这里,理清爱情和婚姻的区别之后,回到文章开头聊到的情况,我们来具体看一看,「与不爱的人结婚」是如何发生的?

二、一种选择,与不爱的人结婚

回到具体的案例,我们要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分析。

1、什么地点?

答:小县城。

分析小县城和大城市的区别。

「小县城」

分工少,决定了人的意识相对统一;

身边熟人多,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很多推动和影响;

观念相对传统,对背离或者有背离传统倾向的人,不包容。

「大城市」

范围大,分工繁杂,价值观多元,对各种选择,更加包容;

身边熟人相对少,平时与陌生人的互动多,受到的干涉会少;

生活便利,许多事情可以靠钱完成,相对用得到人情的地方少。

得出结论:在小县城,到了适婚年龄后,环境会催着个体选择婚姻,以保证一致性。

2、什么年龄和阶段?

答:到了适婚年龄。

我们看这个事情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也很关键。上学的时候没发生,刚工作的时候没发生,现在发生了。这里面还有一个条件,女孩是985硕士,找的男朋友是专科生。

不要着急拿学历去做评判,我讲一个很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这个女孩是在周围人的推动下,筛选了一圈后,发现这个条件是最不错的,然后做了选择。

3、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刚才我讲了地点和年龄,接下来我还要就我们的选择和婚姻制度层面来讲讲,「和不爱的人结婚」这件事是如何发生的。

爱情会迷失人的双眼,尤其让很多小年轻,看不清事实的真相。所以我今天想用经济的角度,来和大家聊聊选择与婚姻。问一个问题:你喜欢一个人,到底是为什么? 你肯定会回答我,那个人很好。

ok,这个很好,放在经济学里,也就是价值更高。结合我们自己的选择,喜欢一个人,肯定想图点什么。要么是人很好,要么三观合适,要么长得好,要么家庭好,总之都是想图点什么,不然怎么不去找我们村头流着哈喇子的二傻子呢?

找伴侣,尤其是婚姻伴侣,人们想到的,其实是成本最低、但收益最高的那一个。在交往中,什么是回报和成本呢?如果把「回报」看作我们与对方交往时获得的令人满足的东西;那么「成本」就是惩罚性的,是我们不想得到的经历,比如吵架、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等等。

回报有了,成本有了,结果自然也就有了。

结果=回报-成本。结果为正,说明相对幸福;结果为负,说明不怎么幸福。

当然,具体的回报和成本,无法用精确的数字去展现,但我们心里都有一杆称,在亲密关系中我们的感受力也很强,即便不需要算,具体的幸福与否,其实也能感受到。

这里,结论也就出来了。在今天,选择步入婚姻的人,是在当时的认知下,觉得那个选择的收益,是相对高的。你想想,假如收益几乎为零,甚至是负的,就和那个人在一起,看到就觉得恶心,想吐,天天吵架,或者被打,怎么可能选择呢?

所以不管承认不承认,选择进入婚姻,说明在当时条件下,总体还是可以的,或者有“利”可图。注意这里我加了很多定语:在今天,当时认知,有收益等等,也是因为情况是多变的,可能当时好后面不好,也可能当时就不好,只是当事人认知能力不行,没看清。

再回到我们的案例中,说白了,在不怎么喜欢的情况下,还是选择步入婚姻,也是因为:

1、周围人给的压力;

2、小县城里可选择的面窄;

3、个人认识以及亲戚朋友给的建议是——已经很好了,要珍惜;

4、最后她个人觉得,也还行,就那样吧。

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不管外部条件如何,最后的决定,还是当事人自己下的。

明白了吧,即使不开心,在当下的情况下,在当事人的意识中,还是觉得“有利可图”。只不过这个利,到底是正向和的还是负向的,和当事人的认知相关。之后情况是会好一些,还是会差一些,咱们都不好说,需要留给时间去检验。

矛盾是普遍的,矛盾着的双方也会转化,具体情况,还要看当事人的心智、能力和选择。

在路遥的《人生》中,高加林到县城工作后,很快就与黄亚萍有了感情,并且与刘巧珍提出了分手。在高加林当时的眼中,黄亚萍代表的是城市、更多的机会、是精神共鸣,而刘巧珍代表的是乡村、是婆婆妈妈以及养猪喂牛。你能说他有多了解黄亚萍吗,其实也就那样,但他凭着感觉,很快就做了选择。

抛开最后的结果,单看高加林选择的起因和过程,就一个标准:利益最大化

当然这个利益不只是钱,而是综合利益。或者更精准一些,是心中期待利益的最大化。有的人图感情,期待感情最大化;有的人图资源,期待资源最大化;有的人图钱,希望金钱最大化……

形式不同,内核一样。

所以我才说了那个观点:婚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有意的行为而造成的

三、社会对爱情并不友好

浪漫的爱情确实很美,哪怕除去一些浪漫色彩,爱情萌发时的那种心动,进行时的那些小心翼翼,都足以打动我们。

但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都会受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影响,很难完全根据内心去做选择。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有没有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外力,在你做选择时,经常给你指一些与你内心不同的方向。如果有,那就是了。

在具体的教育上,什么是爱情,如何去爱?什么是婚姻,如何看待?我们一直都不太清楚。影响我们最多的不是学校和家庭,反而是各种影视剧与小说。上学时,家长只让我们好好读书,禁止谈恋爱,毕业后却希望我们立马结婚,成家立业。

流程看起来也没什么问题,但唯独忽视了中间活生生的人性。前期没有良好的引导,中间没有观念的树立,缺乏缓冲期,一切的标准与判断,都需要我们自己去摸索。

即便在强调两情相悦的今天,历史上积累起来的婚姻中的物质评判标准,依旧强大。这种力量无形但一直存在,不只是父母,我们早晚也会被影响。说白了,我们整个社会的物质积累,还不足以达到不考虑物质的程度。

所以就能看到,爱情被挤压得没有喘息空间,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讲,聊最多的反而是不再相信爱情。那么,是真的不相信了吗?

并不是,假如真不信,根本不需要强调,但凡说出口的,其实还是相信。

用不相信来掩饰相信,背后有小心翼翼,有想得到但好像已经看到了得不到的未来,有希望的崩塌与坚守,也有一丝丝小小的绝望在其中。

说到底,谈恋爱需要时间,也需要轻松的空间和氛围。校园恋爱之所以美好,就是因为考虑的事情不多,可以哭可以笑可以不管现实去爱一个人。也许事后去看,以前有很多幼稚的行为,但当时确确实实是爱的,只关乎爱情。

另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谈恋爱为什么要用「谈」呢?

谈,主要用到的工具是语言,这就涉及到了语言的工具性

有一个很好的电影系列,就是我之前聊过的爱在三部曲,其实就是以对话为核心拍的。电影中的男女主人公,从第一次见面起就一直聊,聊到分别再相遇,一直到步入婚姻。从反面想一想,如果不使用语言,我们该如何恋爱呢?

只安静地看着对方?我想不到。

每一对坠入爱河的人,都通过语言来展示自己、了解对方、增进好感、建立感情,遇到矛盾时用语言化解矛盾,遇到困难时用语言鼓励对方,甚至争吵的时候也是用语言相互刺激。

进一步,语言也是加深感情的工具。我们需要用语言描绘未来,构建过去,唤醒回忆,交流日常。语言穿插于我们大大小小的事件中,承载着我们的所有观念和情感。当然,正是因为语言承载了太多,所以也会潜移默化影响我们看问题的方式。

许多社会观念通过语言塑造着我们的想法,不自觉地,我们会用很多约定俗成的观念去评判爱情。于是爱情承载的期待和意义越来越多,它本来应该是一只飞鸟,后来变成了只鸵鸟,再也无法起飞。

社会给爱情留的空间不多,世间爱情,大多变形。

这又可以联系到近些年居高不下的离婚率。

某对夫妻离婚,这是个案,一大波人结婚又离婚,这就是社会现象。说到底,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果把婚姻也看成一种我们主动构建的社会关系的话,离婚这个行为的本质,即结束这段社会关系。什么时候我们会结束一段关系呢?那肯定是这段关系对我们的价值不大,可替代性比较强,或者带来的负担太重。

我们为什么选择婚姻?

友谊容易断,亲戚之间也没那么亲密无间,父母虽然对我们好,可与我们毕竟有代沟,加上人本性害怕孤独,所以我们选择婚姻,本质上,还是希望构建一段高质量、亲密且稳定的社会关系,希望这世间可以有一个人陪我们一起面对生活的喜怒哀乐,走过人生的悲欢离合。

如果把这点看成构建婚姻的初始目的的话,那过去的离婚率低,也不是说那时候的婚姻就一定比现在质量高,而是因为过去社会流动性低,人们的生活模式单一,没啥太多娱乐,不选择婚姻,一个是被人说得太厉害,另外就是没有其他获得慰藉的渠道。当下离婚率高,反过来,原因就出来了——伴侣能提供的价值,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

存在决定意识,没必要厚古薄今,一切的变化,都源自社会存在的变化。

所以婚姻本身也是一种人们用来构建关系的工具,离婚,是因为关系出现了问题。

我为什么说我们当下的社会对爱情不够友好呢?其实到这里,也就理顺了。我们都希望在相爱的基础上构建婚姻关系,说到底,就是希望欢欢喜喜地去构建一种稳定且亲密的长期关系。但当下的这种关系,背负着太多物质期望,高彩礼、高物价、高房价,再加上之后不可计数的花销,让许多本来就因为工作而疲于奔命的年轻人,望而却步。

代价变大,收益变小,人的选择自然慎之又慎。

都能理解。

四、理解「围城」

以前我们总喜欢拿围城去描述婚姻,说婚姻就是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或者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在这两种描述当中,都有一种暗含的意思,即婚姻会把爱情毁掉。

这种理解有点简单了,换个问题就能想明白:没有婚姻的话,爱情就可以一直延续吗?

好像也不确定,对吧。

还是回到马克思的那句话: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为什么人在恋爱时觉得轻松一些,进入婚姻后负担会加重呢?其实是因为关系变多,需要处理的问题增加,带来了更多的责任与负担。

谈恋爱的时候只需要处理两个人的事情就行,而且是相对轻巧一些的事情。婚后要面对的关系变多,不仅是两个人,还有两个家庭、工作、孩子等等,关系模式自然会发生变形。

既然明知道有负担,大多数人为什么还要选择呢?这就退回到了「围城」这个概念,放大来看,围城其实不只有一座。就像我们的社会一样,家庭是一个小社会,学校是一个小社会,工作单位是小社会,放眼望去,社会就是又各种小社会组成的大社会。

步入婚姻是进入一座围城,其实保持一个人的状态,也是身处于另一座围城之中。

因为不选择,其实也是一种选择。凡选择,必有代价,而不选择,也有代价。我们总是会去挑一种相对轻巧和舒服一些的生活,到头来就会发现,轻巧中有重担,重担里也有轻巧。没有绝对意义的一个人,身份会给我们带来负担,但也可以让我们融入更多圈子,抛开身份能带来轻松,但在面对人群时,会有一些不自然。

生命不可承受之重,这个重,主要只心灵层面。人能想明白多少事,看透多少东西,就能承载多少重压。怎么看,怎么理解,是核心。许多时候困住我们的,给我们带来压力的,其实就是我们的观念和想法。神话里说孙悟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对应在人世间,指的就是完全超脱的人。

很难。

作为个体,我们都是脆弱的,我们不喜欢高墙大院,但也需要它们的庇护。我们不喜欢一些东西,但到了那个阶段,也不得不去面对。理想和现实,很多时候不是一回事,就像咱们今天聊的,爱情和婚姻也不是一回事。

所以就发现,光靠理想,处处碰壁,只讲现实,流于庸常。在现实中加点理想,在理想中渗透现实,这是我现在的生活观,也是我个人觉得可以活得更踏实的选择。

很多问题都是不是非黑即白,问题也不出于爱情和婚姻,核心,还是我们自己的理解与选择。围城一直都在,走进与走出,行动的主体是我们自己。是选择这座城还是那座城,也主要和我们自己相关。

强大如孙悟空,也得戴着金箍,跟着唐僧去西天取经。他当妖王的时候是一种生活,去西天取经是另外一种生活,生活都是形式,历练心猿,更重要一些。

我们也一样,赶路途中,也要关照一下内在,看看自己的内在力量,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因为外在的东西,需要内在去承载。

心有多大,舞台就可能有多大。

,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