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怎么让孩子去世(还有一件事对孩子非常重要的)

首页常识清明时节怎么让孩子去世更新时间:2022-12-11 17:40:4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祭拜先祖,是中国的传统,为了纪念我们先祖的同时也是让我们对亲人表达哀思。通过清明节的扫墓这一行为,也让子孙后辈都了解自己的祖先。

难道,清明节只是举行这么简单的一个仪式而已吗?并不是,在这个仪式中,我们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做,而且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那就是和孩子们来谈论一下关于“死亡”这个话题。

对于"死亡”这个话题,我们大家都很避讳,平时很少会谈论这个话题,更不用说教育孩子了。但是我们不谈论,就代表它不存在吗?并不是,越不谈论,它就越敏感。特别是我们的孩子,对于“死亡”会有一个本能的恐惧和好奇。当孩子对“死亡”懵懵懂懂的时候,父母或者照顾者都有意避开此话题,那么孩子从哪里获得信息呢?当然信息渠道千千万,但是真的是完全正确的吗?我看未必,当孩子从别的途径听到“死亡”这个词语的时候,他们回来问父母,可是父母却必回不谈,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这是一个不能谈论的事,而且孩子们会把它无限放大,用自己的想象来寻求答案,有可能陷入一种恐慌,也有可能因为好奇而做出一些危险的事情。

清明时节,是一个和孩子谈论“死亡”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同时也是我们成人勇敢面对死亡的机会。与孩子同进步。

3-4岁的孩子其实就有对死亡的恐惧,这只是一点点的苗头。当孩子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对生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他必然会想知道死是怎么一回事。生命教育,应从小开始教育。

我记得我们家小雨滴在3岁半的时候,有一天,幼儿园放学回家,她就哭着说:“妈妈,我不要你死,我也不要死。我不想妈妈变成星星。”当时,我非常诧异,回想一下,在她两岁的时候,我就给她做了“死亡”教育,当时和她讲绘本,她的反应正常,平时对于家里养的小鱼死了,也就是哀悼一下,就没事了,怎么这次会反应这么大。后来通过老师了解到,他们班来了一个新朋友,在班上对所有的小朋友说:“你们都会死,会变成天上的星星。”把所有小朋友都吓哭了。在这个时期,小孩子开始懵懵懂懂,对死亡是有焦虑的。如果,我们不做任何的处理,或者处理不恰当,这个恐惧将会一直跟随着孩子成长。那么孩子将会变得畏畏缩缩,一旦遇到挫折或者压力过大,就会变得很恐惧。

当亲人离世,我们需要告知孩子真相,最好能让孩子参加哀悼会。

面对亲人的离世,我们大人的悲痛,尽管在孩子面前装得很平静,但是我们的孩子是非常聪明和敏感的。他们很快就能感受到大人悲痛的情绪,由于他们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的情况下,就会归因于自身。孩子们会认为难道是我做错了什么,所以父母会这么悲伤。从此,孩子就背上了内疚感。

有一个朋友,他是老大,他有一个妹妹,他一直都是照顾妹妹的,和妹妹关系非常好,有一次妹妹生病了,在村里很有名的大夫治疗了几天,不见好,父亲送妹妹去县城看病,在去的路上,妹妹就病逝了。父亲悲痛地回家,他就问:“妹妹呢,怎么没有回来?”父亲瞪了一眼他,说“问什么问”。从此,我的女朋友就很莫名其妙的,是因为自己没有照顾好妹妹,所以妹妹才死的。这个自责,内疚跟随了他大半辈子。

当我们的亲人离世,我们很悲痛,不想谈论这个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把真相告知孩子,并且告诉孩子,我们的感受。

问题是:如果母亲或者家里一个很亲近的人自杀/去世了,我们该对孩子说些什么?

佛朗索瓦兹·多尔多说:“应该在大家都知道这件事并感到震惊的同时告诉孩子真相。”否则的话,你就只把孩子当作家里养的宠物,并不给他讲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应该告诉他:“他(她)死了。”

孩子还应该参加哀悼仪式,即使他还很小,也只能被抱在怀里。要让他参加家里的一些情感事件,他就作为一个人和家庭连在了一起。对这些事件的记忆痕迹将留在她的视觉中。或者不是有意识的,而是无意识的。

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孩子为什么要参加哀悼会。

小雨滴四岁的时候,有一个夏天的傍晚,在海边玩耍,夜色降临,夜空中繁星点点,小雨滴抬头看见了最亮的两颗星星,她说:"妈妈,爷爷和外公在天上。”用手指着最亮的两颗星星。她一直抬着头仰望天空,不再玩她喜欢的沙子。而是哭着说:“妈妈,我想爷爷了。”问了一些关于爷爷和外公在天上如何生活的事情。”哭得稀里哗啦的。

原想着,小雨滴在半年前也参加了爷爷的追悼会,当时她并没有很悲伤,情绪也是很平静,很坦然地接受这一切,她也知道,爷爷死了,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变成天上的星星。有时候也会抬头看见星星就说:“我爷爷出来看我了。”当时我们家人的悲痛她看在眼里,也知道最伤心的是她奶奶,有时候还会去抱抱奶奶,但不知道要说什么。但是并不害怕,也是是由于我们一直有做死亡教育,在事情发生的时候,就告诉她真相,家里人会有什么样的表现,会很难过地哭泣,爸爸也会很害怕很着急,妈妈也会有害怕,伤心的情绪,所以你有害怕的情绪也是正常的。我们通过哭泣,表达我们对爷爷的爱,虽然爷爷离开了我们,但是爷爷爱我们,我们也爱爷爷,爷爷就会留在我们的心里。

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小雨滴也长大一点了,她也会思念对她很好的亲人,她也有话想要和爷爷说。海边玩耍的当天晚上,她伤心地哭了三次,最后在家里的阳台对着星星打电话,说出她对爷爷思念的话语后,她的哀悼充分表达了,也被允许了。直到现在,晚上看到星星,她都是笑着对别人说:“我爷爷和外公是天上的星星,他出来看我了,他和我说话。”一个5岁小女孩坦然面对死亡,这份勇气和自信,是我们家长可以给予的!

其实“死亡”的话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孩子避而不谈,这样给孩子的一种印象是不好的事情。对孩子的生命教育,在清明时节这么好的契机,要紧紧抓住。

清明时节,不仅祭祖,更是教育孩子正确的生命观的最合适时机!

村上春树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

,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