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出自哪首诗(这才是中国文化人)

首页常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出自哪首诗更新时间:2023-05-08 16:34:42

说起杜甫的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相信不少朋友都很熟悉。其中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可谓是古往今来,中国社会的传统文人中,最集中的形象体现。

然而很多人不清楚,杜甫在写这首诗时,他自己的日子,是怎样的一个状态。

怎么形容呢?还真就是饥寒交迫。

根据《新唐书》中的记载,杜甫写这首诗的时间,应该是在公元764年,严武再次镇守川蜀的时候。

“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实际上,自打公元758年,杜甫从“华州司功参军”的任上辞职后,大多数时间就依附着严武。后来,更是在严武等人的资助下,这才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边,造了一座草堂。

这就是有名的“杜甫草堂”。也就是在这首诗中,杜甫所说的茅屋。

很明显就可以看出来,当时的这座草堂,虽然住的是杜甫一家人,但却并不是一个安稳的居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刚刚农历八月,秋风也才刚开始吹,屋顶的茅草就被吹了个七零八落。谁知,这还不算完,更可气的是南村的那几个小破孩: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被风吹下来的茅草,本来还可以用,结果被这几个小破孩,明目张胆地抱起来就跑了。自己年老体衰,想追又追不上,喝止吧又喝止不住!

没办法,只能扶着一根拐杖,自艾自怨自叹息了。

然而,还有更悲催的。

先说这身上盖的被褥,就如同铁片一样,又冷又硬。还有,外边只要一下雨,屋里便开始漏,就跟商量好了似的,连块儿干地方都找不到……

这日子过的,确实是够窝心的!

然而这就是全部吗?

与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一时期,杜甫还创作了不少诗词。其中,这一首七言古风,更是让人触目都是眼泪:

百忧集行(节选)

入门依旧四壁空,

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未知父子礼,

叫怒索饭啼门东。

这时候的杜甫,真叫一个家徒四壁、室无余粮。他和他的老婆还能忍一忍,可孩子不行啊,冲着东边的厨房一个劲儿地又哭又闹,这是饿了想吃饭呢!

就是这样的一种生活状态,然而杜甫内心里最期盼的,却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普天之下,那些和他一样的读书人,不也都身处贫寒交困之中。如果能有千万间安稳又宽敞的大房子,让这些穷寒的读书人去住,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

为此,那怕他自己: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就是我们中国社会中,一个最具传统精神的文人。在他们的内心里,总有着一种“家国天下”的情怀,而且必要的时候,可以为了更多人,牺牲自己一个人。

我们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绵延五千年?靠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内核。

无论是夸父追日,神农尝百草,还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亦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乃至杜甫的这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一个脱胎于中国社会的传统文人,就应该具备这样的一种精神境界。

这跟无不无私没多大关系,也跟奉不奉献没多大关系。实际上,这更应该是一种自私,一种只有脱胎于中国社会的传统文人,才可能具备并达成的自我成就。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个人的生命太短暂了,即便活到了100岁,也不过是电光火石之间。可如果把自己的人生,放到为大众谋福祉这件事上,生命便会被无限长地延续。就像杜甫,虽然隔着1200多年,却依旧会让我们觉得,是如此的亲切。

这么一个道理,如果是一个贩夫走卒,不理解也没什么。可如果一个文人,也一样不能够理解,那还算是文人吗?

最起码,这种文人的文化,一定不是脱胎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个母体。

本文为“所颜料诗词”原创,欢迎关注、点赞、评论。

,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