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两个不认识的朋友(让陌生人变得熟悉)

首页常识介绍两个不认识的朋友更新时间:2023-05-14 03:32:38

参加聚会时,经常会自己带朋友去参加饭局,这时,要介绍自己的朋友给大家认识。介绍他人,是指在社交场合中把某人介绍、引荐给其他人相识的过程。介绍者的介绍如同一条纽带,连接着互不相识的两方。这根“纽带”是否柔韧有力决定着被介绍双方能否顺利、成功地开展交流。

善于介绍他人,一方面是展示自己在社交场合中左右逢源的表现力:另一方面体现着自己为人处世的能力和素养,能够提高自己的威信和影响力。在介绍别人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正确无误、大方得体,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增进交流的作用。

如何让两个原本不相识的陌生人认识,其中一些注意事项是不得不重视的。

1.介绍要注重顺序

为他人作介绍的先后顺序,即先把谁介绍给谁的问题,其中是颇有些规矩和讲究的,牵涉到长幼尊卑的礼节,因此只有照此行事,才是正确的选择。

姚岚是某大型企业的公关经理,一次,公司举办一个大型的新品展示会,会后安排了大型的酒会,接待从全国各地前来参会的客户。

席间,美丽开朗的姚岚很好地担当了公关人员的角色,从容游走于众多客户之间,针对公司的最新产品,与客户们进行了大量的细致交流,获取了众多的反馈。这时,席上的一位李主任要求姚岚帮他引见某知名企业的王董,因为李主任他们单位希望和王董旗下的公司进行一次业务合作,但双方多次谈判未果,李主任他们公司大为苦恼,却又找不到好的突破口。由于李主任也是姚岚公司的重要客户,姚岚便欣然应允了。

姚岚和李主任来到王董面前,姚岚先和王董打了个招呼,接着对李主任说:“李主任,这是xx公司的王董。”王董脸色一变,李主任也一脸的尴尬,“红灯警报”顿时响起,姚岚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介绍礼仪的大忌,忘记了“尊者优先”的原则。

幸好姚岚脑子反应够快,随后自嘲道:“你看我这个人哦,就是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一见到王董和李主任两位尊贵的大人物,我就太激动了,开始语无伦次起来。来,我自罚三杯,既是惩罚我的语无伦次,也敬王董、李主任,你们就大人不计小人过,多多包涵啊!"

此时,紧急的红灯警报转换为平和的绿灯,一场危机就此解除了。

因为在介绍他人时,姚岚忘记了“尊者优先”的原则、造成了场面的尴尬,幸好她反应快,及时打圆场挽回,将王董的称呼放在了前面,从而化解了一场危机。由此看来,介绍别人可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一般来说,都是由宴会的主办方担当起介绍人的重任,来为他人做介绍。这时,必须遵守“尊者优先”的原则、将他人介绍给尊贵客人,以显示对尊贵客人的尊重和重视。

一般来说,介绍别人的顺序有以下6种:

(1)把男性介绍给女性。照西方的习俗、应该先把男性介绍给女性,继而把后者介绍给前者。这是“女士优先”精神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对女性的尊重。如果是按照东方人的习俗,假若是男性较年长,地位又较高的话,则不妨先介绍女性。这样是不会错的,因为东方人都有这种倾向。如果是年龄相仿,又处在相同的地位的话、则不妨照着西方的方式,先把男性介绍给女性。

(2)把晚辈介绍给长辈。即事先考虑被介绍人双方的年龄差异,以长者为尊。

(3)把职位低者介绍给职位高者。它适用于比较正式的场合,特别适用于职业相同的人士之间。

(4)把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它仅仅适用于介绍人对被介绍人非常了解的前提下。如果拿不准的话,可以从其他角度出发进行选择。

(5)把客人介绍给主人。它适用于来宾众多的场合,尤其是主人未必与客人个个相识的时候。若要把客人介绍给父母,则应该先介绍母亲。如果在客人之间进行介绍,一般是把晚到的客人介绍给早到的客人。

(6)把个人介绍给团体。常常是在众人之前介绍一个人。如果有的时候需要把在场的人一一介绍给一个人时,则应该按照一定的次序,如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自右至左或自左至右依次进行,不应该挑三拣四地“跳跃式”进行,否则会伤害被“跳”过去的那些人的感情。

2.介绍要实事求是

在给他人作介绍时,首先要实事求是、简明扼要地介绍双方各自的情况、如姓名全称、职位、与自己的关系以及认识对方的目的,等等,令双方知道如何称呼彼此以及明白双方交流的意义。

小刘大学毕业后,就在家乡的中学教数学。实际上,他是一个财务人才,但一直英雄无用武之地。作为小刘的大学同学张明,他有心为小刘找了个机会。

张明有个同学是一家大型公司的财务总监,这天来他家吃饭。张明给小刘打了个电话,让他中午没事过来串个门。小刘来到张明家,发现家里有客人在,就故作要走的样子。此时,张明拉住小刘说:"你们俩都是我同学,一个高中同学,一个大学同学,既然来了,就一起玩玩,干吗走呢?”于是,两人在小张的介绍下,很快交谈起来,相互认识并了解了,之后还成了好朋友。后来,这位总监发现小刘心中的苦闷,答应要帮小刘的忙,而小刘,现在已经是一家外企的财务经理了。

在介绍对方时切忌厚此薄彼,不可以对一方介绍得面面俱到,而对另一方只用寥寥数语。也不可以对一方冠以“这是我的好朋友",而不可以给另一方以“同等待遇”。在说明自己与一方的关系时,不要忘了提及其名字,如“这是我的邻居”的说法就缺乏必要的姓名提示。

其次,在介绍他人时要附加必要的说明以提示话题,在介绍完双方的基本情况后,介绍者不应该急于离开,应给双方进一步交谈沟通创造条件,把个人的特点选择一些介绍出来给双方做参考。

在介绍一方时,目光应该热情地注视对方,目光移向别处或者游离不定是对被介绍人的不尊敬,同时,应该注意微笑着用自己的视线把另一方的注意力引导过来。

为他人做介绍时,要准确介绍双方各自的身份、地位等基本情况。介绍时,要遵照受尊敬的一方有了解对方的优先权原则。

为他人作介绍时,手势动作应当雅观。必要时,可以说明被介绍的一方与自己的关系,以便新的朋友之间相互了解和信任。

3.介绍要注意表达方式

在表达方式方面,我们可以多做点文章,以此来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首先可以根据被介绍者的典型特征,灵活运用多种句式来活跃气氛,特别是被介绍人数较多的时候,千篇一律的“这是xxx”的句式就会显得十分单调无聊,简简单单的一个名字也不能引起另一方的关注。

相反,采用既有重点又灵活多变的表达方式创造的效果则好得多,如:"你读过小说《xxx》吧、这位就是作者 xxx”“去年的高校田径运动会上,有一位身材小巧的女孩获得了女子跳远的第一名,为我们学校赢得了荣誉,这位女孩此时正坐在我们中间,她就是xxx。”xx是我们单位个头儿最高的,足有190厘米呢!”……这些言简意赅的介绍能够很快地给另一方勾勒出被介绍者生动独特的形象,令对方过“耳”不忘。

其次,由于每个人的姓名差不多都是父母煞费苦心想出来的,我们如能从被介绍者的姓名中挖掘出有意思的内涵,则既能消除双方的紧张、矜持的心理,又能让对方牢记被介绍人的姓名。例如:“她叫艾思,这位姑娘确实人如其名,平时爱读书、爱思考,写出来的文章很有灵气!”“这位小伙子姓高名士品,他跟高士其先生可没有任何亲戚关系哦!”……根据姓名的谐音或字面意思推导出来的引申意义,只要言之成理、语言恰当,都能令对方会心而笑。

在介绍时,要注意介绍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自我介绍一样,语音应该清晰准确,不要让人听不清或听错,语言要得体、庄重、文雅、合乎礼节和场合。

最客气的介绍方式就是以询问的口吻问:“赵小姐,我可以介绍王小姐给您认识一下吗?”在把一位朋友介绍给一位老师或一位年长的人的时候,采用这一方式是很得体的。

在朋友们和年龄、地位大致相仿的人们中间,可以采用一种比较简单的方式:“王小姐,许先生。”在有许多人需要介绍的盛大集会上,这是一种很方便的方式。

还有一种较为随便的朋友式的介绍方式:“高先生,你认识王小姐吗?”这种介绍方式不言而喻地表示:王小姐,是要互相认识的两个人中比较重要的一个。

当然,在介绍中还可以使用许多别的语句,如:“王小姐,这是许先生。”“高先生,我希望你和王小姐见见面。”“陈太太,这是我的朋友王小姐。”不要说“请和许先生见见面”。有时,也有人这样说,但是这是不礼貌的。

,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