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陕北人喜欢吃羊(陕北人的“羊”情结(二))

首页常识为什么陕北人喜欢吃羊更新时间:2023-05-17 05:54:04
生活与羊——百姓的吃穿用度

曾经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有人在陕北见到一个放羊娃,问:放羊为了什么?放羊娃回答:为了挣钱。问:挣钱干什么?答:找老婆。问:找老婆干什么?答:生娃娃。问:生娃娃又是为了什么?答:放羊。尽管不乏贬义,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过去陕北人生活的某种写照。

在陕北农村,养羊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维生方式,羊也因此成为陕北人居家生活的必不可

少之物,除了吃羊肉之外,人们还穿羊皮、铺毛毡。

吃羊肉:

陕北人爱吃羊肉,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陕北养羊多。过去“有余之家,必先饮酒食羊肉”(乾隆《府谷县志》)。而大多数陕北人“居则挖土为窑,衣则羊裘,食惟羊肉”(《陕西怀远县志》)。在陕北鲜见将羊肉切成小块买卖的,要么是整羊,要么按照羊的四肢分为四大块,所以被称为陕北—大怪:“羊肉按件不零卖”。

陕北人嗜好吃羊肉还有第二个原因,那就是陕北的羊肉好吃。从原材料上讲,黄土高原沟壑之间成长的山羊,活动量大,又能吃到一种俗称“百里香”的地椒草。

因此山羊肉质鲜美,脂肪含量少,食用时香而不膻,肥而不腻。从烹制手段上讲,大块熬炖,大盘盛装,断生即食,口味偏咸,具有蒙古风味特色,其实也是游牧民族遗风的一种体现。

从加工来讲,一般是现宰、现烹、现熟。从调味品的使用方面主要是加入本地所产的地椒和红葱,“地椒,本名水杨,土人采之代花椒,用以煮羊肉,味甚佳”(民国《米脂县志》),所以炖出来的羊肉无腥无膻,清香可口。除了常见的炖之外,烹制手法上还有焖、炒、烤、烧、烙、蒸、熬等。

穿羊皮:

陕北人“多服无布面皮裘,不甚饮茶,尚黄软米、羊肉”(乾隆《府谷县志》)。羊皮袄极具实用性,放羊、赶集、修梯田、打坝等,几乎都离不开老皮袄,有“白天穿,晚上盖,天阴下雨毛朝外,虱子咬起墙头晒”之说。除了山羊皮袄外,还有的用羊毛擀成的“毡胎子”做棉衣。当然,为了省事还有用羊毛代替棉花缝制过冬御寒厚衣服的。

铺毛毡:

羊毛毡具有防潮、保暖的功能。铺在席子上面,一盘炕大致需要三条毡可以铺满。所以人们说一炕毡,其实指的就是三条毡,这种毡被称为三五毡,即长五尺,宽三尺。

此外,根据炕的大小还有二五毡和四六毡等。毡有沙毡、棉毡、灰毡之分,沙毡的原料是山羊毛,山羊毛较硬,所以沙毡看起来和用起来较为粗糙;棉毡的主要原料是绵羊毛,绵羊毛较山羊毛柔软,且一般颜色为白色,所以棉毡较为柔软、细腻。灰毡是杂毛毡。

有的毡匠在毡面上加红、绿、黑色制作花样,常见的有“富贵不断头”、“勾连万字”、“单双宝葫芦”、“红双喜”等吉祥图案。因为生活中需要羊毛毡,所以催生了与之相对应的另一个职业,那就是毡匠,也叫“毛毛匠”。

据传,擀毡技艺是宋末及元朝时期由蒙古游牧部落传入,过去陕北是蒙、回、汉等多民族杂居区,当时蒙古族人居住毡堡,用毡作褥,一些居民就向蒙古族人学习了擀毡技艺。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毡在陕北所占有的“一席之地”已越来越少。

民歌唱羊——文化的口耳相传

在陕北民歌中,羊肉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符号。

民歌中将羊肉这种美食与美好的爱情联系在一起,以羊肉起兴,表达心意:

荞面圪坨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

手提上羊肉怀揣上糕,我冒上性命往哥哥家里跑。

小米干饭羊肉丁丁汤,主意打在你身上。

大骨头羊肉没啃够,难难为为不想走。

一碗碗羊肉一疙瘩糕,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妹妹的好。

羊腥汤挂面红碗里捞,你还嫌妹妹心不好。

吃了一碗羊肉没喝汤,你有钱财我不想。

歌声里的羊肉显然是一种意象,饮食男女吃则羊肉最好,情则爱情最美。而离别之情则是最苦,同样以羊肉来喻指,亦即抛妻别子、离家舍业是不得已的放弃,放弃最美好的东西。初一走了十五来,一碗羊肉直放坏。

铁锅砂锅熬羊肉,赶上牲口走草路。

三根鞭子走南路,小砂锅子熬羊肉。

白面馍馍烩羊肉,我知道你这回没盛(待、住的意思)够。

他坐在炕上吃羊肉,咱圪蹴在地里挽黑豆。

一锅锅羊肉半锅锅油,你哭成这么格我咋走。

这一句句信天游,一首首陕北民歌,将羊在陕北人心目中的地位口耳相传。正是在这种吟唱中,羊不仅是生财之道、吃穿用度的必需品,还成为陕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羊悟,“羊大为美”得到了进一步阐释。

,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