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望远镜品牌(还是真本事)

首页常识世界三大望远镜品牌更新时间:2023-08-09 02:13:09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radio1900


徕卡Leica,一个让人心跳的名字。

由徕卡相机拍摄的经典佳作不胜枚举,但令人兴奋的,更多是那颗Leica字样的小红标,似乎手持徕卡相机,就给自己吃了定心丸,摄影水平仿佛高了一级,照片能够明显出彩。

的确,华为、小米同徕卡合作后,手机的热度明显高了很多。各种评测也将徕卡照相机与小米12S Ultra手机进行对比,试图探寻徕卡究竟好在哪。徕卡也自己出品了采用1型CMOS的手机Leitz Phone 1。

徕卡的产品线,可能是相机厂家里最宽的:

手机:1型CMOS

便携相机:1型CMOS V-LUX、M4/3型CMOS D-LUX

APS-C画幅可更换镜头相机:TL、CL

全画幅不可更换镜头相机:Q

全画幅旁轴测距仪相机:M

全画幅无反:SL

中画幅单反:S

也就是说,目前看到Leica Logo,基本上都会使用1型及以上感光元件,这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成像的效果。比如徕卡认证的小米12S Ultra,采用1型CMOS主摄,等效23mm定焦镜头,光圈F1.9,价格6000元起。

V-LUX 5 对于1型CMOS 来说,旗舰机当之无愧。等效焦距25~400mm 16倍全像素连续光学变焦,光圈F2.8-4,2000万像素。长焦端光圈保持在F4,可以适应更暗的光线&捕捉更快速运动的物体。

体积和入门单反没啥区别,凸起的手柄具有较好的持握手感。0.74X宽大的OLED取景器可以带来更好的取景体验,连拍速度为12张/秒。V-LUX的使用场景,就是广袤地带旅拍,尤其是难以到近前的景色,可以用400mm等效焦距拉近,成就感满满。甚至可以拍到一些野生动物。

徕卡 D-LUX 7

D-LUX 7是徕卡的便携机旗舰,M4/3型CMOS 搭配24-75mm等效、光圈F1.7-2.8的镜头,可以拍一些弱光环境,有效像素1700万(会根据画幅不同进行变化)。

4/3型广角端24mmF1.7已经完胜1型小米12s Ultra 的23mmF1.9,可以获得更好的原生夜景效果。4/3型75mmF2.8,也是各家手机几年内无法达到的规格。

所以论成像效果的话,D-Lux 7全面的超越1型CMOS机型,适合明显希望比手机画质有提升的用户。

D-LUX的优势是相比V-LUX来说十分的小巧,街拍不容易给人压迫感。

徕卡 D-LUX 7 “A BATHING APE® X STASH” 特别版

BAPE涂鸦特别版D-LUX 7,对于限量版爱好者的俺也十分心水。迷彩涂装&自动开合的镜头盖更适合街拍创作。

2015年6月,是徕卡相机的分水岭。

徕卡相机的优势是什么?光学、机械,以及加工和装配精度。

徕卡相机的劣势是什么?电子、系统、算法。

徕卡 Q

徕卡推出了全画幅不可更换镜头相机:Leica Q,28mm镜头,F1.7光圈,有微距模式,2400万像素,每秒钟连拍可达10张,镜间快门,德国制造。

这些参数,并不能说明这是一台对于徕卡而言,是里程碑级别的照相机。这台相机的关键,是有松下负责电子相关技术,这使得在自动化方面,达到甚至超越了同类产品,徕卡再次跟上了时代。

徕卡 SL

同年10月,徕卡发布了第一台无反光镜可更换镜头相机,也就是现在俗称“微单”的相机:Leica SL。在2022年,微单不是新鲜事,但我们可以看看时间线:

2013年10月 索尼发布第一代微单A7

2015年10月 徕卡发布SL

2018年9月 尼康发布Z7

2018年10月 佳能发布EOS R

尼康和佳能还沉浸在单反最后的狂欢中,通过和松下合作推出Q尝到甜头的徕卡,已经意识到无反相机才是未来,给第一代无反产品SL就配备了超清晰的取景器,直接定位专业。

徕卡 X typ113

那么在Q之前,徕卡推出过APS-C画幅的多款不可更换镜头相机,其中定焦版的最后一台,就是我手中的X typ113(之后还推出了X的防水版,光学和电子系统不变),推出时间比Q早一年:2014。

徕卡X“盟可睐限量版”

我购买了X typ113的盟可睐限量版,对,就是那个法国羽绒服品牌,附送的相机袋都是一个羽绒服包,全球限量1500台,我这台编号225。

Leica X typ113这台相机在dpreview实验室的测试中,RAW拥有着和哈苏X1D、飞思180同样饱和的色彩,但是自动对焦、自动曝光、自动白平衡3A方面,则都不近人意。所以我平时的拍摄方式是,手动对焦、手动曝光、找一张餐巾纸手动设定白平衡。

拥有自动功能,却不可用,这无疑限制了Leica X的销路,对于摄影小白,X就是一个非常漂亮的摆件。

Q的镜头,从光学设计就开始为自动对焦着想。

与X移动一整组对焦镜片不同,Q分别移动2小组镜片对焦(如图箭头所指),既提高了对焦速度,又能进一步提升画质。

Q镜头的设计是由松下和索尼的光学工程师共同完成,加之松下强悍的电子技术,徕卡Q成功的干趴了索尼的RX1系列,成为了当时市面上唯一的全画幅不可更换镜头相机。

蔡司 ZM1

2018年,蔡司才推出了类似产品ZX1,理念超现实,是一台披着相机外壳的安卓机。但是发售日期一拖再拖,于2021~2022年才逐渐上市。

徕卡Q2

2019年3月,徕卡Q2发布。如官图所示,Q2在外形与Q一样的基础上,增加了全天候密封性能。下雨刮风什么的都不怕。

徕卡 Q2 记者版

因而也推出了记者版,是真的可以应对恶劣天气状况。

徕卡Q2沿用了Q的镜头,更新了高达4700万有效像素的感光元件,充分利用了Q上这只镜头中心部分高分辨率的特性。

这只镜头默认具有最近0.3米的对焦距离。

0.3~∞

默认的刻度是从0.3~∞。

但是当把镜头转到微距模式:

奇迹出现了,还有隐藏的一圈微距刻度尺,最近对焦距离从0.3米变为0.17米。

徕卡 Q2

Q2无论是重量,还是体积,都相对适中,女生拿在手里也并不算吃力。

徕卡 Q2 Monochrom

2020年11月,还发布了Q2的黑白版本Q2 Monochrom,取消了拜耳分色滤镜。我没有购买这个版本,我买了M10 Monochrom。

仍然回到2015。

在2015年及以前,除了X系列,徕卡就只剩便携相机、M系列旁轴测距仪相机、S系列中画幅单反相机了。中画幅单反无论是价格,还是体积,对于大众来说都不算友好。那会儿的徕卡,主打的系列就是M。

徕卡M取景框实拍

M相机的特点是通过旁轴测距仪进行手动测距对焦。取景器中会有一个高亮显示的对焦区域,当没有合焦,就会横向显示2个重影,如图中的“值”字。

徕卡M取景框实拍

通过旋转调焦环,让2个重影就叠加在一起时,按下快门就可以得到一张清晰的图像了。

这种设计的优势,是没有单反相机的“黑屏”时间。

徕卡 Summilux-M 50mmF1.4 ASPH.

不足是需要镜头与机身之间极高的加工精度来匹配,并且最近对焦距离为0.7米,以及只有一个对焦区域,区域外的画面对焦,只能把对焦区域挪过去对焦,然后再挪回来构图。可以说,这种旁轴测距仪式的对焦,劝退了不少人。

徕卡 M10 Monochrom 实拍

但看到物体由远及近、由重影到叠加在一起融合的过程,也是颇为有趣的。比如一只猫向你跑来,开始是重影的两只猫,融合成一只后按下快门,只要快门速度够快,照片就是清楚的。

徕卡 M9 样片,by Phil Askey

2015年以前,徕卡就是凭借M和不怕对焦繁琐的M用户,打下了一片天地。徕卡第一台M数码相机是M8.2,还不是全画幅。我第一台用过的M数码相机是M9,M系列的第一台全画幅,1800万像素,成像非常徕卡,高饱和度、高对比度,质感油润,成像有3D感。而这些感觉,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徕卡的镜头光学技术领先友商大概10年。

徕卡 Summilux-M 50mmF1.4 ASPH.

比如说徕卡的35mmF1.4、50mmF1.4,每一款镜头推出的时候,其它厂家是很多年后才推出,并且推出新品的成像效果,可能还不及徕卡。徕卡的口碑,就是靠一只一只的镜头,扎扎实实的拿下来的。

在用徕卡之前,宾得佳能尼康索尼富士奥林巴斯松下我都用过,但真正让我惊艳的,还是徕卡。

徕卡 M10 Monochrom

徕卡M对于算法一直是比较抵触,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徕卡的海克斯科技加的比较少。尤其是M10 Monochrom。我搭配了一只限量版的Leitz Wetzlar Summilux-M 35mmF1.4 镜头,因为通体是黑白涂装,和低调的机身更搭配,全球限量500只。当然这只镜头也可以用在彩色机身上。

为啥要拿M10 Monochrom 举例呢,因为这是一款去掉拜尔分色滤镜的机器,没有RGB分色镜片,让进光量提升了1档,成像也变成点对点,相当的清晰。

用Lightroom打开M10 Monochrom的DNG文件,曲线归零、锐化归零、噪点消除归零、启用镜头校正取消勾选。这时候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张完全没有加味精的照片。我们放大来看。

100%放大,显示器并不足以显示这套组合的清晰度。为啥?我们来400%放大。

此时相当于1.6亿像素100%

每一根有些倾斜的防护栏都是可以清晰分辨的,可以数出每一组防护栏的栏杆数量为6根,栏杆最细处为1像素,达到了感光元件的物理极限。

2022年,徕卡推出了全新的机型M11。与以往M机型都有所不同,M11是一台披着旁轴测距仪外壳的无反相机。与之前型号的M在拍照的一瞬间才启用CMOS成像不同,M11的CMOS感光元件开机即工作,进行测光等工作。

对于旁轴测距仪对焦苦手的用户,可以用液晶屏和电子取景器来进行拍摄,清晰度更高、取景画面更稳定,全新的大容量电池也无需担心电力,一块电池可以连续拍摄大半天。并且黑色的版本,使用了铝合金外壳材质,相比采用黄铜外壳材质的银色轻了一袋泡面,拿起的一瞬间就轻松很多,更适合搭配相对轻便的挂机头使用。

徕卡 SL2-S

M11之所以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技术还是源于SL系列。如前文所说,2014年徕卡推出SL的时候,尼康还在单反狂欢。作为一个老派摄影师和爱好者,我在尼康D810和徕卡SL之间,选择了前者。当年如果老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SL,即便全套尼康的钱只够徕卡SL一机一镜。

徕卡SL2-S

不为别的,为这一抹小红标。

在使用徕卡拍摄照片的过程中,尤其是记录活动现场,只要我拿着带有红标的徕卡,肉眼可见嘉宾都表现得很兴奋。甚至有些嘉宾本来都不拍照了,朋友一跟她说那摄影师用的是徕卡,好像很不错哦,嘉宾都回来说,你用的徕卡是吧,用徕卡给我们再拍一次照片。然后回看照片,嘉宾说果然是徕卡,拍得真不错。

SL是徕卡干活儿的机器,就相当于沃尔沃的卡车、工程车。所以首先性能方面要过硬。

SL在产产品分为高像素的SL2,具有4700万有效像素;

和高速的SL2-S,具有2400万有效像素每秒钟连拍25张DNG RAW格式的性能,并同时兼顾了10bit 4:2:2 DCI 4K视频拍摄。

SL系列的变焦镜头16-35、24-90、90-280 满足了“大三元”的焦距段外,定焦镜头群中的5只APO镜头更是血统纯正:28/2、35/2、50/2、75/2、90/2 都是APO设计,可以满足电影拍摄。

比如这张徕卡APO-Summicron-SL 28 f/2 ASPH. 样片,就有一种裸眼3D感。镜头本身成像没有啥肉眼可见的毛病,更能让观者“看进去”,置身于场景之中。

Trinovid BCA 10x25

日常使用中,我还是一个望远镜爱好者。因为之前特别喜欢看演出,女友视力不算好,所以对我们来说望远镜属于必备。看故宫的一些展览,距离比较远也会用到望远镜的微距功能。

徕卡的望远镜,世界前三。入门款 Trinovid BCA 10x25 给我的观感是画面清楚,不负徕卡之名。

体积的话,极为小巧。

Monovid 8x20

另外这款可以说是“神器”:Monovid 8x20 小单筒,特点是最近对焦距离为0.25米,一扎宽的距离,隔着玻璃看看王羲之的书法什么的,特别方便。

体积也是一样,就这么大。

徕卡是目前仍然为数不多还在生产胶片机的厂家,包括最新还复刻了M6胶片机。拍胶片就像听黑胶唱片一样,能够让生活节奏慢下来,更有仪式感。

奉上徕卡MP黑漆板,搭配Summilux-M 50mmF1.4 ASPH

以上就是我推荐的徕卡。

当然,徕卡也有APS-C画幅可更换镜头相机。这个系列更适合对重量敏感的爱好者使用,一共2款机身7只镜头,有兴趣可以去实体店体验一下,我就不多赘述。

最后感谢什么值得买可以有这个机会介绍我的心头好,把我所感受到的徕卡分享给你。p.s.有啥问题可以留言,我了解的我尽可能回复。也欢迎分享你的徕卡。

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相关,欢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谐讨论~



,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