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说的是山东人吗(山东人为何要“闯关东”)

首页常识闯关东说的是山东人吗更新时间:2023-08-23 12:43:35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类描写江南美景的著名诗句有很多。江南的气候、环境很适宜居住。但在清末年间大批山东人不去隔壁的江苏,而是远上苦寒之地的关外。

他们为什么非要与自己过不去呢?

一、为何闯关东

走西口、下南洋与闯关东是晚清时期三股大型移民潮。其中闯关东丰富了关外的人口,至今东北人中至少有45%的祖籍来自于山东。

可山东明明与江苏接壤,关外究竟有多么大的魅力,让大家甘愿舍弃温暖如初的江南呢?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面对当时严重的自然灾害。

公元1875年至1878年,恰巧是光绪皇帝即位的前几年,中国爆发了严重的旱灾,史称丁戊奇荒。

这场持续近4年的旱灾波及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以及苏北、皖北甚至川北,被饿死的人达千万以上。

按照自然规律,这场旱灾之后又引发了几十年不遇的重大蝗灾,还有淮河的洪水泛滥,外加太平天国战争对于农业的破坏,导致中原百姓走投无路,只能背井离乡。

如果你是此刻的山东人会往南方走吗?南方同样是受灾严重。山东是旱灾、江苏是旱灾加水灾,谁也比谁强不到哪里去。“下江南”在当时不是最佳选择。

所以山东人选择了北上,“闯关东”中的“闯”字最说明问题。当时的山东人是抱着拼命的决心,要在东北闯出一番天地获得生存之机。

其次就是东北与山东的联系。

在我们的印象里,如果从山东到东北,需要过境天津、河北,越过长城才能到达。其实这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从山东到东北,坐船就行了。直线距离也就一百多公里。

明朝时期,辽东就隶属于山东管辖,两者之间的联系很密切。生活习惯的近似,让很多山东人对于辽东有天然的亲近之感,这与山东和江苏的感官是不一样的。

到了清朝,为了保证自己的退路,清政府不允许百姓随便前往关外。但山东人多地少,一些缺少生计之人自顺治朝开始,就陆续不断冒险前往东北讨生活。甚至还有春去冬回候鸟式的闯关东。

因此,晚清对于关外之地的解禁,加速了山东人往东北黑土地迁徙的规模。毕竟地广人稀的东北更容易获得土地。

二、也不是只种地

《闯关东》这部电视剧生动描绘了山东人当年闯关东的艰辛。其中有段剧情非常有代表性,就是朱开山在东北淘金。

当时闯入关东的山东人、河北人并不是都去种地,采参与淘金这种高利润的活动,对当时很多人拥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提起这种高利润的活动,就不得不提当时的代表人物——韩宗宪。

这位大哥就是山东文登人,道光年间闯入了关东。他协同老乡在现在吉林省桦甸附近的老金厂、夹皮沟一带以挖参、采金谋生。

由于利润较高,屡次遭到山匪的劫掠。为了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他们出钱组织了一支私人武装进山剿匪。这支武装最终发展到了3000多人,清政府看到其尾大不能制,转而收编。

有了官府的身份,韩宗宪名正言顺地开金矿。咸丰十年,夹皮沟一代的金矿达22处,矿工有四、五万人之多。到了咸丰二十年,这里日产黄金500两。

资金的支持膨胀了韩宗宪的野心,他逐渐扩充自己的地盘。

以桦甸为中心,磐石、敦化、蒙江、抚松、安图等县都成为其势力范围。在韩氏家族的管理下,当地居民竟然可以做到安居乐业,诸业兴旺。

清政府看其是个人才,把辉发河以南的一大片荒地赏给了韩宪宗,并委以南山练总之职。可以说,从逃荒的山东人发展成为东北地区一霸,韩宗宪的履历堪称现代种田文的主角。

东北采参的祖师爷被认为是孙良,他是山东莱阳人,生活在明末清初时期。

他为了给母亲治病,前往长白山挖参,因其忠厚守信、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甘愿率领大家进山挖参,被人们尊称为“孙良爷”,也就是放山的老把头。

至今在通化、集安、白山、抚松各地都有老把头坟,供后人拜祭。

可以说,孙良、韩宗宪为代表的山东人树立了榜样,让那些被迫背井离乡的山东人看到了闯关东的希望,这也是大批山东人敢于北上东北的原因。

三、闯关东的贡献

闯关东不仅救活了大批山东人,也成就了东北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维护了祖国的版图。

清廷入关之后封禁东北,是出于自己的私心,害怕将来失败了没有退路。可他们阻挡了百姓,却没能阻挡住俄国人。由于地广人稀,沙俄在黑龙江地区侵占多年才被发现。

正是因为没有人口导致对东北地区的辖制力越来越弱,咸丰年间,清廷才逐渐放宽封禁,希望通过移民来巩固边疆。

所以说闯关东是双面的,并不是山东人单纯地谋生,他们谋生的背后是祖国领土的巩固。从这点来说,闯关东这股移民潮的历史意义重大且深远。


作者:白衣渡江

,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