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如何防止得癌症(专家团细数“防癌真相”)

首页常识年轻人如何防止得癌症更新时间:2023-09-24 02:32:28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夏瑾)熬夜,吃外卖,工作压力大,在竞争激烈的“内卷时代”,很多年纪轻轻的“打工人”也成为了癌症患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院长詹启敏表示,2020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数居全球第二,因癌症导致的死亡病例数居全球第一。

饮食不健康,生活不规律,睡眠不足,情绪不佳……这些因素都可能成为致癌的原因。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病区主任田艳涛介绍,肿瘤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疾病。2020年,我国新发肿瘤患者457万,其中家族遗传性肿瘤占5%-10%,90%以上的肿瘤患者,是由于后天饮食起居等生活习惯不良,及情绪管理不好等原因而致病。中国癌症基金会肿瘤防控与科普部部长支修益也提醒年轻的“打工人”,要尽量规律作息,“如果睡得晚,建议稍微起晚一些,以保证充足的睡眠。”

今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将今年宣传周主题定为“癌症防治早早行动”。4月15日,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业委员会、诺辉健康联合举办的《防癌的真相》科普直播开播,邀请权威临床专家就癌症防治知识进行科普,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关注癌症预防和早筛,早早行动。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发现,很多年轻人在体检时对指检很抗拒,因为觉得“尴尬”“不好意思”,而选择放弃。王锡山指出,“指检是既简便、经济又准确的检查手段,42%直肠癌病例通过直肠指检可以检出。”因此他呼吁年轻人要摒弃成见。此外,临床统计,有大约80%的肠癌患者认为自己得了痔疮,而没有第一时间去医院就诊。已经确诊肠癌的患者也存在过度看重“保肛”的错误认知。王锡山呼吁患者,要科学面对肠癌,切忌偏听偏信,否则容易在治疗上走弯路,延误病情。

田艳涛介绍,幽门螺杆菌是重要的胃癌致病原因,它存在于感染者的胃液、唾液、粪便中,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水源等途径传染,“经口”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因此,田艳涛认为,养成使用公筷和公勺的习惯非常重要,即便在家里吃饭,也应使用公筷公勺,每个人有自己的固定餐具。此外,筷子的清洁、消毒、防霉也很重要,他建议每三个月更换一次筷子。

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及公卫学院教授乔友林介绍,宫颈癌是人类所有恶性肿瘤中唯一病因明确的肿瘤,几乎所有的宫颈癌病例都与HPV感染有关。HPV预防性疫苗接种和宫颈癌筛查结合,是最佳的宫颈癌预防方式。HPV疫苗的适龄人群,在接种了疫苗之后基本上能够实现终身免疫。

2020年11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194个国家,共同承诺消除宫颈癌。因此,中国到2030年需实现以下三项目标:90%的女孩在15岁之前完成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接种;70%的妇女在35岁-45岁之前接受高效检测方法筛查;90%确诊宫颈疾病的妇女得到治疗。乔友林说,在“90-70-90”目标中,最难的是“70”,即70%的成年妇女要定期开展宫颈癌筛查。2009年,在原卫生部和全国妇联的推动下,我国启动了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的两癌检查项目,优先帮助最需要的人群。到2018年的10年来,该项目累计为近1亿人次的农村妇女提供了免费的宫颈癌检查,挽救了无数生命。

詹启敏指出,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远离致癌物,就可以把癌症的遗传易感因素消除,或者降到最低,因此,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他表示,我国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刚刚达到40%,而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已达到80%。“当肿瘤的5年生存率达到80%,就可以认为它是慢性疾病,而不是绝症。”詹启敏说。他认为,肿瘤的早筛、早诊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根本,“乳腺癌、肺癌、胃癌等肿瘤,如果早期发现,进行手术并采取适当辅助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但是一旦肿瘤变成晚期,甚至转移,患者就走到了死亡的边缘。”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院长聘教授王贵齐提醒,肿瘤早期没有典型症状,因此要在自认为很健康的时候,主动进行癌症筛查检查。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副主任张凯解释说,很多患者通过年度体检检查出了癌症,却已到了中晚期,这是因为健康体检的检查手段并不是为了查癌而制定的,因此在年度例行健康体检之外,还应强调防癌体检。他指出,防癌体检就是在无症状的高危人群中,开展以早期发现癌症为目的的精准有效的医学检查,同时寻找癌前病变等癌前疾病,并进行管理。“对于肿瘤患者来说,一旦有了症状,就失去了50%的根治性治疗机会。要想获得根治性治疗,就应在肿瘤的无症状期发现并治疗。因此防癌体检非常重要,“目前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这六大肿瘤,包括宫颈癌以及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大部分都有(防癌体检)确切手段和适宜技术。”

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朱叶青表示,癌症的筛查、诊断和辅助诊断区别在于,“筛查最重要的是独立判断阴性,而诊断则是独立判断阳性。辅助诊断虽不能独立判断阴性或阳性,但可为医生的诊断提供辅助性的参考。”他认为,好的癌症筛查要满足三个条件:明确的临床指导意义,简便的确诊办法和可行的临床介入手段。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