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会不会引起高血压(值得关注)

首页常识颈椎病会不会引起高血压更新时间:2023-03-01 17:03:55



高血压是世界性健康问题之一,在美国,有接近1/3的成年人受到此病的困扰,而在发展中国家,此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攀升。特别是,在2017年美国新版高血压指南中,更新成年人血压超过130/80 mmHg 即为高血压,而此前各国高血压指导性文件设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一直维持在140/90mmHg。因此,此版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改变间接的提高了高血压的发病率,引起了业界和公众巨大关注。近年来由于降压药物的广泛应用,高血压的控制率从39.4%提高到了51.8% ,但由于高血压复杂的发病机制,仍有接近一半的患者未能得到有效的血压控制。

颈椎病也是临床常见疾病,大多数颈椎病患者经严格保守治疗后,症状能明确改善,仅少数部分颈椎病患者保守治疗无效需手术干预。最近,2018年颈椎病专家共识将颈椎病分为四型: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和其他型颈椎病。此分型更加突出有明确病因及诊断手段的前3型颈椎病,而逐渐淡化无确切发病机制的交感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概念,从而更加贴近临床实际。

尽管颈椎病和高血压都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但我们关于二者的关系却知之甚少。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很多伴高血压和眩晕的颈椎病患者,有意思的是,对于这部分患者,Peng等近期的2例病例报道指出,在通过颈前路减压手术成功治疗了颈椎病以后,患者的高血压和眩晕也恢复到了正常,甚至不需要服用任何降压药物。

病例1

一位49岁女性患者,因“慢性疼痛伴眩晕、耳鸣2年,加重伴四肢无力1年”入院。眩晕症状每天犯病1-2次,每次持续1-2小时。影像学结果如上图。患者有2年高血压病史,起病时血压为160/100mmHg,然后通过口服药物(倍他乐克 100mg,1/日;依那普利,10mg,1/日)控制在正常范围(110-130/70-80mmHg)。ACDF术后12月随访,患者眩晕症状从未犯过,不口服降压药的情况下,她的血压一直在正常水平。

病例2

一位60岁的男性患者,因“颈痛10年,加重伴眩晕、四肢无力6月”入院。术前影像学提示C5-6、C6-7退行性改变,骨赘形成,脊髓明显受压。患者有1年高血压病史(最高为180/120mmHg),通过口服药物(厄贝沙坦150mg,1/日;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1/日;苯磺酸氨氯地平 5mg,1/日)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行C5-7两个节段ACDF术后患者四肢无力明显改善,未口服任何药物,血压一直波动在正常范围。随访14个月,未口服药物情况下,患者血压波动在120–130/75–85mmHg。

通过进一步观察,Peng等发现这样的患者多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前方或后方的退变组织对脊髓形成压迫,会导致一些列的症状和体征。而颈椎减压手术可以有效的去除压迫脊髓的组织结构,改善患者的脊髓功能和生活质量。

最新前瞻性研究

为了证实颈椎病确实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Yang和Peng等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他们招募了135名同时患有脊髓型颈椎病和高血压的患者,分别对他们实施了颈椎减压手术(103位)或保守治疗(32位),并进行了12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手术组患者的脊髓功能和高血压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且两者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r=0.579, P<0.001),但颈部疼痛改善与血压变化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58,P=0.571)。而在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中,高血压情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表明颈椎病患者的高血压发生与脊髓受压损伤有关,颈椎减压手术在改善脊髓功能的同时,可以有效治疗因脊髓受压引起的高血压。

发病机制

早在1989年,Elghozi等就曾提出:脊髓内去甲肾上腺素(NA)纤维对脊髓节前血管收缩和心脏运动神经元(交感神经元)具有紧张性抑制作用。而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疾病,退变的组织会造成脊髓压迫。随着时间的进展,脊髓功能逐渐受到影响。尽管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脊髓损伤不会直接影响到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但是这些神经元和位于脑部的上级中枢之间的连接会部分或完全中断。在这种情况下,交感神经的传入和传出被阻断,从而影响了心血管系统的控制。由于脊髓型颈椎病造成的脊髓损伤,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不能被脑部的上级中枢有效地控制,从而导致这些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加

交感神经的活性增加会导致周围血管收缩,引起高血压的发生。在颈椎减压手术以后,脊髓的压迫被解除,脊髓功能得到改善,心血管系统的交感神经控制得以恢复,从而使伴发的高血压也得到了缓解。

因此,脊髓型颈椎病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颈前路手术通过改善脊髓功能可明显缓解伴发的高血压症状。

参考文献

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 中华外科杂志,2018.56(6):401-402.

Elghozi et al. Brain Res.1989;499(1):39-52.

Zhang et al. J Neurosci.2000;20(17):6578-6586.

Yang et al.Spine,2017;42(12): 903-908.

Peng et al.Medicine,2015;94(10):e618.

,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