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纪念文集(粟裕核实一字不妥电报证明了什么)

首页常识粟裕纪念文集更新时间:2023-03-13 21:29:30

在考证粟裕是否亲临车桥战役前线时,有一篇回忆文章史料价值较大,很值得我们研究考证。这篇根据11个老同志回忆综合整理的文章,题目是《粟裕同志关怀部队机要工作》,收录在粟裕逝世后推出的第一个纪念文集《一代名将》里。这11个人的名字是:左金祥、管谦、马骏、俞侠、吴报宏、叶文尉、鞠开、李坚、陶旭斌、陆锦荣、姚献玉。他们大多是当年粟裕麾下的机要人员,既有几任机要科长,也有粟裕的机要秘书。

我们知道,战争年代,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我通信条件很差,通联主要就是靠电报。基于此,机要人员必须是跟随着首长走的。首长无论有什么行动、无论去哪,必须得带机要人员和电台。在这方面,粟裕更是重视有加,他曾这样明确地指示:“任何时候,机要科的位置必须靠近首长”。而机要人员则这样回忆:“在那炮火连天的战场上,粟师长无论工作多么紧张,自己拟草的重要电报,总是亲自送到机要科。电报发出后,又亲自来机要科询问,是否有了回音”。

巧的是,车桥战役期间,粟裕又拟草了一份重要电报并亲自送机要科。11个老同志的文章是这样回忆的:

一九四四年春,在车桥战役中,师长起草了一份作战命令亲自送到机要科。电报发出后,前线指挥员迅速部署部队,集中兵力打击敌人,战士们英勇杀敌,愈战愈勇,给了日寇沉重的打击。战斗结束后,指战员们欢欣鼓舞,沉浸在胜利的欢乐之中。这时,师长来到机要科,开门见山地说:“上次发的那份电报,第二页中有一个字不妥,你们把原稿给我看看。”看到师长那严肃认真的样子,我们既惊讶又感动。师长之所以足智多谋,勇敢善战,正因为他有如此精益求精,严谨细致的作风,这不正是我们机要人员所必须具备的作风吗?

需要说明的是,这11位老同志不一定都在当时的机要科,也不一定都是这一事情的亲历者,但既然他们是联合署名公开发表,至少说明每名老同志都赞同文章中的观点。

稍了解机要工作性质的都知道,机要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机要人员政治要求极高、道德品质要求极高、专业素养要求极高。且11个人共同回忆署名,相互印证佐证,客观性和可信度可想而知。透过他们的回忆史料,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这份电报充分表明,粟裕在战役发起时仍在后方而未亲临车桥前线。

根据战史和《车桥战役详报》记载,车桥战役前线指挥由一师副师长叶飞担纲。他只带了师部极少数的作战、侦察、通信(机要)人员,实施指挥主要是依托刘先胜的18旅机关。据此很容易得出一师司令部机要科留在三仓河后方机关。而11个老同志回忆,粟裕在车桥战役中,亲自起草了一份作战命令,并且他还亲自将作战命令送到机要科发往车桥前线,后又因“一个字不妥”亲自到机要科复审这份电报。这充分表明粟裕在战役实施期间不在车桥前线,而在远离前线200公里左右的师部三仓河一带。

为了使大家进一步了解车桥战役前线指挥的概念,我们简要说明一下叶飞在车桥前线指挥的有关情况。叶飞的前指设在车桥正北的赵扬庄,距离车桥两三公里,距离主要打援战场芦家滩方向三四公里。这样的距离是不需用电报下达作战命令的,因为电报需要译电,往返有个时间周期,反而耽误事,不如人员传达快。只有位于远距离后方的粟裕才需要用电报给前线下达作战命令或指示的。

二、这份电报充分表明,粟裕虽未在车桥前线但仍对战役实施有力指导。

关于车桥战役指挥问题,本来是很明确很清晰的。但却在这些年出现了两个极端现象:一个是说叶飞实施了指挥,粟裕根本没有参与指挥;一个是说粟裕亲临车桥前线,参与了指挥。这些都是值得商榷的。关于这一点,帅克倒是觉得,综合来看,还是《粟裕战争回忆录》中概括的那句话比较客观准确:“在组织指挥上,师前方司令部与一分区司令部暂时合并,组成野战司令部。我和副师长叶飞也作了分工,叶飞负责战场指挥,我掌握全局”。

11个老同志的回忆,可以说很好地诠释了粟裕“掌握全局”的内涵与指向。这种“掌握全局”,不仅仅是如粟裕所说,战役期间在三仓河一带采取声东击西战术,迎击扫荡之敌,以策应车桥战役发起的突然性;还在于在车桥战役期间,粟裕亲自起草作战命令指示给前指的叶飞,对战役顺利实施给予及时有力的指导。从这点上说,粟裕尽管未去车桥前线指挥,但他仍不愧是战役的总策划总导演。

三、这份电报充分表明,粟裕对车桥战役的指导非常严谨细致一丝不苟。

都知道粟裕长于战略思维、长于战役筹划、长于指挥控制。他的指挥控制艺术,缜密细致、高超精妙、存乎一心。车桥战役整个筹划与实施过程,正是印证了粟裕指挥艺术的这一特色。

战役筹划过程中,提前半年实施战役侦察,提前进行战场改造和布局,提前进行排兵布阵与演练,这确保了粟裕打了一个他指挥生涯中为数极少的充分而从容、先胜而后求战的战役。

战役实施过程中,针对前后只有20个小时的战役,粟裕还亲自起草电报下达指令,亲自将电报送机要科,并且还因“一个字不妥”而亲自去复审,这充分体现了粟裕对车桥战役的指导是多么的严谨细致与一丝不苟!这种精神和作风,真是值得我们后辈军人推崇和学习!

主要参考文献:《一代名将》《车桥战役详报》《粟裕战争回忆录》《叶飞回忆录》

,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