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五谷尝百草的出处(《论语・乡党篇》(11))

首页常识艺五谷尝百草的出处更新时间:2023-05-24 08:39:27

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即使吃的是粗饭、蔬菜和菜汤,或到了瓜成熟的时节,(孔子临食前,)也要把它们取出一些,尽管举行的是薄祭,表情也像斋戒时那样的严肃恭敬。

一看“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这句话,脑海中呈现出这样一个场景:

在周游列国的途中,孔子和弟子们一同做饭,也许只有一、两个蔬菜,再加上一盆稀稀的菜汤。

大家是“从者病,莫能兴。”(《论语·卫灵公篇》)一看到煮熟的饭食端了上来,很多的弟子早已是急不可耐了。

这时候,孔子轻轻走了过来,拿出一个小碗,从上面的食物中一样取出一小点,恭恭敬敬地放在案子上。

接着是叩首,再起身鞠躬,口中念念有词,至于念得什么,我就不知道了。

有些人觉得;孔子吃个饭,怎么那么多讲究啊?殊不知中国的“礼”,就起源于饮食。《礼记·礼运》记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这段话的大意是;礼的起初,开始于饮食。先民把黍米、小猪放在火上烧熟,凿地为酒杯,用手掬而饮之,祭祀时用泥土捏成的鼓槌敲打土制的鼓,凭此向鬼神致以敬意,从而得到神的庇护和赐福。根据《礼记》的记载,我们看,“礼”,最初产生于人们的饮食活动。

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礼”,到了春秋时期,尤其是到了孔子的时代,礼崩乐坏了,人们对于日常的“礼”不那么重视了。有些人认为;吃好的,才进行祭祀祖先的活动,平时吃得差,就不祭了。祭祀的“礼”就这样渐渐地废弃了,这是人们忘记了“礼”产生的根源——对饮食的尊重。

孔子对待日常祭祀之“礼”是如何做的呢?孔子不是一个空谈的理论家,而是一个行动的实践派。无论是在家,还在周游列国的途中,他吃饭时,是“虽疏食菜羹,瓜祭。”该尽的礼数一样不少,绝不走样,这就是孔子。

这句话具体怎么讲,我们接着分析分析。

《论语》有三处“疏食”:本章句《论语》。

一个是;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篇》)(孔子说:“吃粗饭,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另一处是;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论语·宪问篇》)(有人问子产的为人,孔子说:“他待人实惠。”问子西怎么样,孔子说:“他啊,他啊!”问管仲怎么样,孔子说,“是个人物。夺走了伯氏的骈邑三百户,使伯氏吃粗粮却一辈子无怨言。”)

“疏食”有以下释义:一指粗粝的饭食,糙米饭;二引申为素食;三泛指瓜果。“疏”,通假“蔬”字;四指蔬菜和谷类。这里是指粗糙的米饭。

“羹”指五味调和的浓汤,主要由肉、菜及勾芡调和,亦能加面成为面羹,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菜羹”是用蔬菜煮的羹。

“瓜”的本义是挂在藤上的葫芦状果实,后引申为形状如瓜的饰物、仪仗、兵器之类的器物,又引申为瓜成熟、瓜分等含义。这里的“瓜”,指瓜成熟的意思。

“瓜祭”的基本解释是,古人在瓜熟将食时,必先祭祖,表示不忘本。

《礼记·玉藻》记载:“瓜祭上环,食中,弃所操。”“环”是把瓜横向切开,形成环形。根据“上环”一词,我们只然就会明白,古人切瓜的时候,是把瓜横向切两刀,形成上环、中环、下环。“上环”是指有瓜蒂的那部分,“下环”是指脱落花的那部分。瓜祭之礼,就是将带瓜蒂的那部分拿来祭祀。古人认为;带瓜蒂的那部分连着茎叶,是瓜的根本,味道最为甘美,并且先切下来的部分,是拿来祭神的。瓜祭之后,“操”是指手所执瓜之处,这一块是不吃的。吃瓜自然是吃中环的部分。当然,切瓜的时候,上、中、下这三部分想必不是等分的,“下环”应该比较少的,否则,不吃扔掉了岂不可惜?

“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意思是;饭前即使是粗米饭、蔬菜汤,或者瓜成熟时,孔子都要举行祭祀,态度会像斋戒时那样的严肃、恭敬。

也有人理解;这里的“瓜”是瓜分的意思。古人在吃饭前,把席上各种食品分出少许,放在笾豆之间祭祖。

有些版本认为;“瓜”字有误而改作“必”字,也是可以理解的。

吃饭的时候,要先祭奠一下,这是一个简单的仪式。我清晰地记得;我小的时候,在农村过年的时候,我妈妈在年夜饭的时候,总是从每个盘子中取出一点食物,放在堂屋的条几上,把食物摆好,恭敬地静默一会儿。对于老人的用心,有些是需要在岁月的沉淀中才会知晓的;有些,甚至我们一辈子过去了,我们也不一定明白老人的良苦用心,这也许就是人生的一些悲哀吧。对于我妈妈的活动,那时间真地不知道什么意思的。直到今天,说起《论语》这句话的时候,才知道我妈妈的良苦用心。

我们再来看“必齐如也”这句话。

“齐”,通假“斋”字,“斋”的本义,指古人在祭祀或举行典礼前整洁身心以示虔敬。春秋战国时期,斋戒主要用于祭祀、行大礼、朝觐国君时等严肃庄重的场合,以示虔诚庄敬。

从“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这句话中,平常人的祭祀有两种情况:一、吃饭时是“疏食菜羹”;二是瓜成熟的时候。我们看,这两种祭祀都不能“祭祀、行大礼、朝觐国君”时那样的正式,尽管祭品略显简单,具体要求也没有“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等那样严格的约束,但即使是平常的祭祀,孔子也是从心而作,他是把食物一一摆好,一定像斋戒那样虔诚。

还有一种理解,就是孔子不是为祭而祭,而是为了收摄心神,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舒舒服服、平平静静地用饭。

生活需要仪式感,仪式感的核心是仪式。我小的时候,农历大年初一,大家早早起来煮饺子,第一碗饺子是先不能吃的,是要先向献给祖先的。天没亮,爷辈、父辈带着家中的男孩,㧟个篮子,里面装着饺子,一块祭肉,几个蒸馍,到了祖先的坟前,放挂鞭炮,磕几个头,这就是普通人对祖先的祭祀了。通过婚礼、茶道、庆典等各种各样的仪式,展现一种审美与崇高。真正的仪式感是持续的自律,是内心的丰盈,是自我得生长能力。

该祭祀祖先的时候,哪怕吃的、喝的并不好,也要拿出一部分来祭祀祖先。是他们发现了这些食物可以吃,您才可以吃上。换而言之,如果不是伏羲氏“教民稼穑”,炎帝和神农氏“艺五谷,尝百草”。我们看到什么东西,敢拿着自己的生命去尝试这样东西有没有毒,你敢放心大胆的食用吗?

祭祖这件事,通过“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我们可以看出,孔子遵循餐桌礼仪,一丝不苟。一个连规律都不严格遵守的人,还能让人信任吗?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篇》)一个人没有让他人信任的品行,他在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立住脚呢?“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反之,不讲信用则可能给自己带来祸患。那个在山上放羊喊“狼来了”的孩子,就是因此而丧生的。他屡次喊“狼来了”,人们上山救他却扑了空;后来,狼真地来了,任凭他怎么大声喊,再也没人相信他了。

儒家的祭祀,重在心的诚敬,供品的贵贱,已不显得那么的重要。

在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家都不那么重视饭前的祭祀活动了,不这么做了,而孔子不因为外界的干扰或者恶劣的环境,来改变本来该做的事情。

无论食物的丰盛与否,孔子都要进行祭祀的,而且祭祀的时候,心情也像斋戒的时候一样的真诚。

“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只要自己能做到,无论条件多么艰苦,自己都要由心而作!千万不要因为饭食的好与坏,而让自己对于生活中的仪式感做出可有可无的选择。

,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