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通宝一枚真品价格(也有上万元的)

首页常识乾隆通宝一枚真品价格更新时间:2023-10-09 13:57:58

乾隆通宝作为古钱币之一,发行的数量也是非常庞大的,到今天也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了,随着如今古钱币市场收藏的火热,它的市场价值也是一路的上涨,尤其是一些精美品,较为少见的版别,一度达到了上万元的市场价值。

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高宗即位,改元乾隆。开始铸行“乾隆通宝”,要求仍重一钱二分,这枚钱币的字迹比雍正时期还要精致。清政府依然实行货币紧缩政策,于乾隆四年关闭宝河,宝巩,宝济三局,并于乾隆五年恢复了宝福局,七年恢复了宝桂局,十年恢复了宝直局。在乾隆朝之前,铸造的钱币没有锡质,而是用铜,铅,锌等金属制成,被称为“黄钱”;在乾隆五年规定在铸钱铜料之中加百分之二的锡,称为“青钱”。乾隆四十年,各地开始出现私铸现象,清廷无力制止,加之云南的铜产一年比一年减少,铜价高涨,铸币费用也随之上涨。于是,清政府再次实行了货币紧缩的政策,停止了宝直,大理,广西,临安等地的铸造,并鼓励商人从海外进口铜。

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虽然私铸的数量已经下降,但官钱不见增加,民间交易缺钱,就出现了使用古币的现象。

到了乾隆五十年后,又相继开了宝直等局,同时放宽了铸钱的标准,所以乾隆后期制钱的质量参差不齐。此外在乾隆朝时期在新疆出了“乾隆通宝”红钱),是以新疆产铜为原料,在新疆地区铸行的,此后各朝均有铸行。

乾隆通宝背宝泉小平大样母钱

特征:

乾隆通宝钱径约2.2-2.5厘米,厚0.1厘米,重约2.4-4.8克。钱面文字“乾隆通宝”以楷书书写,其字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钱背文字沿雍正满文钱式穿孔左边有"宝"字,穿孔右边铸有各局名。乾隆通宝连宝泉、宝源在内先后有29局开铸,多用黄铜与青铜,也引进国外洋铜浇制法。新疆地区新用方孔圆钱,开设伊犁、阿克苏、乌什、叶尔羌、喀什葛尔、库车等局,因用自产红铜鼓铸、故称为“新疆红钱”或“普尔钱”(“普尔”维语即钱的意思)。乾隆通宝只少数钱背文看见星号或汉字。乾隆通宝还有合面钱、吉语钱以及私铸劣质钱、鹅眼钱等,品类不下百种,存于世上的有雕母数种,至为珍贵。

乾隆通宝

参考价格:

“乾隆通宝”雕母市场价格平均5万元左右。“乾隆通宝”母钱的价格大都在千元以上,而普通流通的乾隆通宝一般则在1—20元左右,藏友们在收藏时一定要格外注意呦!

乾隆通宝背宝源小平雕母

鉴别方法:

  首先可以从通宝的大小来判断。乾隆通宝的直径是2.2至2.5cm,厚度是0.1cm,而乾隆通宝的重量一般是2.4至4.8克。

  其次可以从乾隆通宝的设计风格来判断真伪。乾隆通宝的钱面书法为楷书。少数的乾隆通宝的背面有星号或者是汉字。

  最后可以从乾隆通宝的颜色来分辨,经过岁月的洗礼,钱币的表面会有锈迹,而真正的铜锈与伪造的是有明显的区别的。真正的铜锈与历史流逝有关,不易脱落。而伪造的铜锈,用醋轻轻的一擦就会脱落。真正的乾隆通宝用手指一敲,发出的声音比较厚重,而伪造的乾隆通宝,发出的声音则是清脆的。但是有的不法分子会将两片铜片粘在一起,这样的伪造钱币不会发出清脆的声音,但是比真正的乾隆通宝发哑。以上就是关于乾隆通宝鉴别,大家可以多多学习,对于自己以后的收藏入手有很多的好处和作用的。

,
推荐内容
热门内容